伴随着春节假期而来的2025年1月份车市,并没有出现期待中的开门红。从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来看,1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179.4万辆,同比下降12.1%,环比下降31.9%。
分车型来看,1月份SUV销量88.9万辆,同比下滑14.1%,环比下滑34.0%。除了整体销量波动外,1月份燃油车SUV销量提升比较明显。与此同时,新能源车SUV的市场热度不高,被燃油SUV反超。
星越L销量排名第一
1月份,星越L(参数丨图片)销量超2.94万辆,排名上升了4位,斩获1月份SUV市场销冠,将此前盘踞在第一位置达数月之久的Model Y比下去。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星越L的销量就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从去年12月份销量排名前5到今年1月份一跃成为第一,这种变化还是非常惊人的。当然,成绩的取得首先与出色的产品有着必然联系。
从产品来看,星越L不仅有着时尚的颜值,同时在空间方面,2845mm轴距营造舒适体验。动力操控上,2.0T+8AT豪华动力组合、CCD可变阻尼悬架带来的优越感,非常适合家用。值得一提的是,近段时间星越L终端优惠很给力,起售价来到了12万元级。如此一来,自然得到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的青睐了。
燃油排名占比超新能源
纵观今年1月份的SUV市场,其中最大的看点就是燃油SUV销量排名占比反超新能源。
从1月份SUV销量排行榜可以看到,前15名的以燃油车居多。除了星越L抢占第一外,长安CS75 PLUS销量超2.34万辆,排行第三;博越L销量超2.18万辆,排行第4,值得关注的是,去年12月份该车排行49位,仅仅一个月时间排名提升了45名,进步确实大。
此外,锋兰达销量超1.72万辆,排名提升12位,位居前7;本田CR-V销量超1.60万辆,排名提升3位,位居前9;捷途X70销量超1.43万辆,排名提升20位,位居前11;奥迪Q5L销量超1.33万辆,排名提升8位,位居前15。
燃油SUV终端销量的反弹,很大概率是因为年底在外打工人回乡,手里有了积蓄集中购车。而这些消费者多居住在三四线城市,对新能源车的需求量不大,由此形成燃油SUV销售小高潮。
星舰7 EM-i增幅较大
再看1月份新能源车的表现,其中Model Y销量超2.56万辆,痛失SUV销量排行销冠位置,排行第二;宋Pro DM销量超1.56万辆,排名下滑3位,位居前10;理想L6销量超1.39万辆,排名下滑9位,位居前13。
可以说,在1月份SUV销量前15中,只有4款新能源车入围,从这里可以感受到1月份终端市场的特点了,以往属于市场宠儿的新能源车受到了冷落,反之燃油车得到追捧。
不过,在1月份银河星舰7 EM-i实现销量超2.03万辆,排名前5。该车去年11月才上市,当月销量800辆,去年12月份销量超1.98万辆,排名前15名。然而,短短一个月时间后,该车在今年1月份排名就增加了10位。
作为一款紧凑型SUV,吉利星舰7 EM-i产品极具亮点,动力上搭载全球新一代雷神EM-i超级电混技术,拥有同级最低的3.75L亏电油耗,综合续航达到1420km;其次,该车轴距达到2755mm,有着84.3%的“得房率”。众多卖点集一身,对于年轻家用消费需求来说,很有吸引力。
更难成可贵的是,该车在终端市场的售价来到9.98万元起。花10万元作用就能拥有一辆不错的新能源SUV,可见星舰7 EM-i浑身写满了“超值”二字,卖得好是有原因的。
在《车壹圈》看来:今年1月份国内市场走低已成现实。在经过年底冲量后,再加上春节假期休市影响,终端销量暂时出现停摆。而这种情况,可能在随后2月份的销量数据中依然延续。
此外,通过对今年1月份SUV市场的解读,我们还会发现国内汽车市场的复杂性。比如,去年以来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一度很高,但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这个数值就开始走低了。
由此可以猜测,伴随着体量较大的打工人返乡,燃油车在当地得到他们的首肯,从而带动市场销量。因此,在一些终端市场,燃油SUV出现销量小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