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美国的“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中美对账”。这么一对才发现,原来美国人的日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光鲜亮丽,饥饿、无家可归、医疗难……他们的困境,远超我们的认知!
一天两份工、卖血还学贷
你好奇过美国人的生活吗?在我们以往的认知里,美国人似乎都过着富足的生活,不说那些天天假日海滩的富豪,就算是穷人似乎都活得很酷,又独立、又自由。可如今现实的遮羞布一撕开,你就会发现,美国至少有四千万的穷人,他们的日子是实打实的“地狱模式”。
先说工作吧。在国内,996已经让人叫苦不迭,但美国底层人民的工作强度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很多人一天要打两份工,甚至三份工!
你以为这是为了“打拼个两三年赚笔大的”?不,他们只是为了勉强支付当下的房租和账单。不少“TikTok难民”在小红书上分享了自己的日常:早上5点起床,赶去仓库搬货,下午2点换班去餐厅洗碗,晚上10点回家,累得连饭都懒得做,直接倒在沙发上睡着。这种日子,别说“美国梦”了,连做梦的时间都没有。
而且他们赚的这点钱可能连日用品都买不起。没错,在我们看来,牙膏、洗发水、卫生纸这些东西再普通不过,但在美国,这几年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日用品价格一路飙升。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美国的通胀率一度超过9%,创下40年来的新高。也就是说,同样一盒麦片、一瓶洗发水,价格可能比几年前贵了20%甚至更多,一天打两份工也付不起一次超市购物的账单。
再说医疗。你不会真的以为美国的医疗系统是免费的福利吧?他们的医疗费用高得离谱,排队又慢,叫一次救护车,账单就可能是3000美元。据统计,约25%的人因为没钱而干脆放弃治疗。
很多美国人因为一场手术而倾家荡产,甚至不得不卖血换钱。没错,卖血!美国有专门的“血浆经济”,穷人靠卖血赚取微薄的收入,一次大概能拿到150到200美元。更讽刺的是,这些血浆最终被制成昂贵的“保养品”,卖给富人使用。穷人的血,富人的药,简直是现实版的“吸血鬼经济学”。
还有教育。在国内,我们总听说美国的教育多么先进,但你知道吗?很多美国穷人一辈子都在还学贷。美国的大学学费奇高,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想上大学,往往需要贷款。毕业后,这些学生不仅要面对就业压力,还得背负沉重的债务。根据数据显示,美国的学生贷款总额已经突破1.7万亿美元!
最后说说住房。在美国,也有很多人奔波一生只为一套房子,而且买了房不代表一劳永逸了,每年还要交房产税。房产税的税率因州而异,一般在1%到3%之间。此外还要支付房屋保险、维修费、社区管理费等等。这对于年收入只有几万美元的美国低收入人群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如果你说:那就不买房子,租呗!那我要告诉你,美国的房租更是高得离谱,尤其是在大城市,随随便便一间房就至少要1500美元。很多人只能住在破旧的拖车房或者合租公寓里,甚至有些人干脆当个流浪汉,睡在街头。相比之下,国内的“蜗居”是不是都好接受了?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都很好奇,美国不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吗?为什么穷人过得这么惨?其实,美国底层人民贫困的根源早就埋下了。
穷人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你以前有没有去美国发家致富的梦想?据说只要刷两年盘子,回来就能换套别墅。可如果你真的了解美国的贫困现状,你就会发现,所谓的“美国梦”,不过是个美丽的幻象。
美国是个极度重视“自由”的国家,自由是让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奋斗”,然而,这并不代表人人都能拥有同样的起跑线。美国的贫富差距早已拉开,贫困阶层的生活与富人之间,往往像是两个平行世界。
根据数据显示,美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在全球名列前茅,美国最富有的1%家庭拥有的财富超过了底层90%家庭的总和。绝大部分人,一辈子也无法跨越这个阶层的“天花板”。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这种“马太效应”在美国表现得淋漓尽致。
穷人不仅难以通过努力工作改变命运,反而因为低薪工作、临时工和零工经济的兴起,陷入了更深的贫困陷阱。比如,亚马逊仓库工人的时薪只有15美元,勉强够付房租和日用开销,但根本存不下钱。而亚马逊老板贝索斯的财富却在疫情期间暴涨,一度接近2000亿美元。
美国的社会福利体系看似完善,实则漏洞百出。即便有食品券、住房补贴和医疗补助这些福利项目,但覆盖范围和资金投入远远不够。2020年,有超过4200万美国人依赖食品券生活,但每人每月的平均补贴只有121美元,根本不够买一个月的食物。
而且申请这些福利的程序复杂,很多穷人因为信息不对称或资格不符而被拒之门外。有美国网友吐槽过:“我申请了3次食品券,每次都被拒绝,理由是我的收入‘太高’。可我的时薪只有12美元,连房租都付不起!”
在美国,贫困也与种族和性别密切相关。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2020年,非裔美国人的贫困率是19.5%,拉丁裔是17%,而白人的贫困率只有8.2%。这种差距难道是因为少数族裔不够努力吗?不,其实是因为他们面临系统性的歧视。
比如,非裔更难贷款、被容易被房东歧视,甚至在职场遭到打压。女性,尤其是单身母亲,也是举步维艰。不少单身妈妈表示:“我每天工作12小时,工资却只有男性同事的一半。孩子的幼托费用比我一个月的房租还贵,我真的撑不下去了。”
美国曾经是制造业的霸主,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工厂搬到了劳动力更便宜的国家,导致美国大量蓝领工人失业,贫困的种子就此埋下。虽然服务业和科技行业蓬勃发展,但这些行业往往需要高技能和高教育水平,穷人很难从中受益。
如今,富人宣扬的“美国梦”早已变成了穷人的“美国噩梦”。经济不平等、福利缺陷、种族歧视和全球化冲击,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贫困制造机”,底层人民则被这个系统牢牢困住了。
为什么美国穷人宁愿“乞讨”,也不愿“革命”?
看着那些美国街头流浪汉的画面,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他们的生活已然沦落至此,为什么不去反抗,不去组织起一场“革命”,而是默默地接受,宁愿去睡大马路呢?
其实,美国的社会控制机制真不是闹着玩的。警察、司法系统、媒体和政府监控,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铁笼”,穷人想反抗都难。美国的警察系统不仅装备精良,还拥有极高的执法权力。近年来,弗格森事件和“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都表明,任何大规模的反抗都可能遭到暴力镇压。
更别提美国还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监狱系统,关押着超过20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穷人和少数族裔。别忘了,政治本身就是一个“富人和权力者的游戏”。在美国,政治参与的成本极高,穷人压根就没有资源去参与到有意义的政治抗争中。
美国社会一直宣扬“个人奋斗”,即使现实一再打脸,他们依然相信“失败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不愿归咎于社会的不公。在这种自我责备的心理下,甚至让美国穷困阶层羞于反抗。
即使历史上的工人运动和民权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近年来,美国工会的衰落、左翼政党的分裂以及激进运动的边缘化,都让穷人难以形成统一的反抗力量。即使有一些零星的抗议活动,结果也都不了了之。
所以,美国穷人为什么不反抗?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早已在生活的重压下丧失了反抗的勇气。在一个极度不平等的社会中,贫穷和无力感构成了他们无法跨越的鸿沟。
相较于“革命”,乞讨、忍耐、活下去,似乎是他们唯一能想到的生存策略。这就是美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即便穷人明明是社会的最底层,却依然被制度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