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民幸福生活、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载体,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2024年,云岩区以全力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工作为笔,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打造“15分钟生活圈”,积极推进停车场、农贸市场建设,以及棚户区、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等改造工作,绘就了老城更新的和美画卷,深入践行了人民城市理念。
2024年,云岩区共谋划项目67个,截至目前完成67个,完成率100%。其中“一圈”项目41个。“两场”项目6个,新建停车场项目6个、完成11家农贸市场涉及消防整改问题。“三改”项目17个,其中,“旧改”项目9个、“城中村”项目8个。
渔安街道养老服务中心。
社区是城市生活的基础单元,社区生活是否便利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活品质。在云岩区渔安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原水东社区第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宽敞明亮的公共活动区域,老人们或闲聊、或休憩,享受着惬意时光;康复理疗室内,专业的康复师耐心地指导着老人们进行各种康复训练;爱心餐厅区,每一道菜都经过精心烹饪,既美味又营养。
云岩区渔安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是贵阳贵安“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设置的首批16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之一,致力于为失能、半失能、空巢孤寡及低收入等特困老年群体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公益化护理服务与医疗服务,运行8年以来,累计服务老年群体近35万人次。
“我们家老人因为符合相关条件,所以选择的居家养老,会有人定期上门提供医疗保健、精神慰藉、健康评估等服务,其他老人如果有需要还可以选择在机构养老,享受24小时全天候服务。家门口的养老方便了我们子女,父母在中心开心,我们也很放心。”水东社区居民张阿姨说。
随着项目建设收尾,最近,居住在云岩区沙河街的市民张先生等来了期盼已久的消息,沙河街公共停车场即将投入使用。“在市中心有这么一个智慧停车场缓解停车难的问题,真的极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沙河街公共停车场外景。
“沙河街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为智能停车库,高83.8米,是目前全国楼层数最多、建筑高度最高的智慧停车场。该停车场设置停车位906个,采用智慧立体机械车库,自走式停车,车均占地面积6平方米,与地面车位车均占地30平方米相比,单位面积停车位数量提升400%。”智慧城运集团项目管理部副部长张顺介绍。
沙河街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系云岩区2024年“一圈两场三改”重点项目,项目500米步行半径内覆盖了贵医附院以及沙河街老旧小区,正式投用后将有效缓解周边的停车难题。
“三改”工作是云岩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的重要举措。在云岩区八鸽岩街道,作为云岩区“一圈两场三改”项目之一的樱花巷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现已完工并通过验收,曾经老旧的小区如今焕然一新。走进樱花巷,沥青路面平坦崭新,两侧黄白墙面清新亮眼。绿植葱郁,手绘文化墙图文并茂,红色标语醒目。新增的太阳能路灯、监控摄像头和智能门禁设施,为居民安全保驾护航。
“樱花巷改造项目是2023年5月中旬正式启动的,历时1年完工。”水电九局贵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樱花巷项目党支部书记、常务副经理李帆表示。该项目占地面积约5.1万平方米,惠及478户居民,改造包括楼道墙面修复、飞线整理、投放健身休闲器材、手绘文化墙、完善污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等。
改造后的雨污分流管网。
“我在樱花巷住了好些年头,十分感谢政府的关心。现在这里道路平整,环境变美,还有了各种新设施。晚上出去散步,路灯亮堂堂,心里踏实又舒坦!咱这小区改造得太合心意,住在这里幸福感满满!”一位樱花巷的老居民说。
据悉,樱花巷改造项目前期,街道、社区、项目方等多部门联合多次通过走访入户、召开坝坝会等形式收集民意,并按照制定的改造方案安全生产。随着项目的竣工验收,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居民的幸福感也得到了提升。
2024年,云岩区“一圈两场三改”工作成效显著,交出了一份兼具温度与效率的城市更新答卷。今年,云岩区将继续以民生为导向,织密便民服务网络,优化服务半径,持续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工作,让城市“颜值”越来越高,群众生活环境、生活质量越来越好。(文/图 田野、侯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