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近日报道,一天内,美国总统特朗普“上新”了很多大动作:签令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恢复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谈,声称美国将“接管”加沙。同日,特朗普政府官员还表示,该政府计划很快对联邦工作人员进行大规模裁员。这距离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仅过了半个月。特朗普近日在记者会上说。他还表示,不排除向加沙地带部署美国军队,以支持加沙地带重建,“如果有必要,我们会这么做”。
特朗普在其2017年至2021年首个总统任期重启对伊朗制裁,坚持对伊“极限施压”,曾一度将伊朗石油出口规模打压接近“零”。而在其继任者约瑟夫·拜登的总统任期内,伊朗石油出口水平有所回升。美国能源信息局估计,伊朗2023年石油出口收入为530亿美元,2022年为540亿美元。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伊朗石油产量达到2018年以来最高水平。在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
从上述事件中我们就能分析出,特朗普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司令阿里礼萨·坦格西里近日警告说,如果伊朗无法出口石油,将关闭霍尔木兹海峡,而阻止伊朗正常出口石油正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意图。这位高级军事指挥官在接受伊朗媒体采访时指出:“我们在军事上有能力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但只要我们还在使用该海峡,我们就暂时不会这样做”。目前,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海运原油贸易都要途经霍尔木兹海峡。
伊朗石油(资料图)
美国不许伊朗石油卖给中国,对中国而言,是在能源安全领域发起了挑战,美国想要在能源进口领域对中国进行“围堵”。还是那句话,美国想要以此施压中方回到谈判桌,接受美方开出的条件。除此之外,这道制裁令对美国,也有“一箭双雕”的目的在。一方面是冲着中国的,另一方面,也是对准的伊朗。长期以来,美国都对伊朗不友好,指责伊朗利用石油收入资助本国核计划的发展不说,还指责伊朗弹道导弹和无人机的生产,对美国构成了“安全威胁”。
而伊核问题是个老生常谈的事了,但从特朗普这次上台前后,透露出的一系列政策主张来看,特朗普关心的,根本不是伊朗的核武器。那特朗普关心的到底是什么?从消息来看,特朗普要对伊朗“极限施压”,除了要限制伊朗的核设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要让伊朗的石油出口降到零。大家注意,零这个概念意味着,特朗普不是要制裁伊朗石油,而是要彻底切断伊朗的石油出口!在明眼人心中,什么核武器、什么世界和平都是掩盖真实目的的伪装,特朗普真正的目标,就是伊朗的石油。
大家都在琢磨,特朗普这次为啥对伊朗下手这么狠?翻翻历史账本就明白了。早在2018年,特朗普就带头退出伊核协议,对伊朗祭出了经济制裁大棒。那会儿可把伊朗整惨了,石油出口直接跌到谷底,差点没把经济给玩垮。伊朗这边也不是好惹的主,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他们想出了不少新招。什么"影子舰队"偷偷运油,找第三国中转,甚至还玩起了加密货币结算。就这么一通操作,2024年伊朗的石油收入硬是达到了540亿美元,也算是给美国一记响亮的耳光。
伊朗石油(资料图)
当然,伊朗方面也是在尽力的撇清关系,据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近日在会见多国驻伊朗大使时表示,战争不符合伊朗的利益,伊朗不寻求拥有核武器。要核查伊朗是否在发展核武器是一件容易的任务,之前核查人员每次都能如愿赴伊朗展开核查,他们今后也可以继续进行核查。就美国近日表示将重启对伊朗“极限施压”,佩泽希齐扬当天表示,有很多办法可以化解美国的目标。伊朗可以通过管理好资产,并与邻国保持良好关系来化解制裁的影响。
这一次,特朗普的制裁更加疯狂:美国国务卿明确警告,任何国家若继续购买伊朗石油,将被踢出美元结算体系;财政部授权对与伊朗能源交易的企业实施“穿透式打击”,甚至波及第三国银行和航运公司;英国、法国、德国已表态支持恢复对伊国际制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更亲赴白宫,与特朗普密谋“削弱伊朗地区影响力”。美国的致命弱点在于“既要又要”:若严格执行制裁,全球油价暴涨将重创美国消费者;若放任伊朗出口,则霸权威信扫地。
伊朗石油(资料图)
伊朗也终于明白,对待昔日仇敌,特朗普绝不会手下留情,示好没用,跪下更让其瞧不起。于是包括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内的高层,对美方的态度发生重大变化。哈梅内伊强调,与美国进行谈判既不明智,也不理智,更谈不上光荣。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则驳斥与特朗普会面的说法,声称将坚决反对霸凌,抵抗阴谋。早在两个月前,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访华期间,王毅外长就当面告诉他,伊朗要在世界变局中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反对强权霸凌行径。
前段时间,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近日奔赴莫斯科,和普京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会面,还签了个《俄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条约里明确规定,要是一方被侵略,另一方绝不能帮助侵略者。这虽然还没到像俄罗斯和朝鲜那种承诺出兵帮忙的程度,但也把俄伊关系升级到了“准盟友”的地步,离真正的军事同盟没差多少。而且事后,佩泽希齐扬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还表示,俄伊打算在军事和安全方面更进一步合作。目的就是要警告那些想欺负伊朗的国家,别以为伊朗好惹。
当下的伊朗,就像一艘在惊涛骇浪中飘摇的船只,俄罗斯抛出了救生圈,提供军事保护;而中国则选择在岸边搭建避风港,提供经济支持,这两种支持方式,都是伊朗在风雨中继续前行所必需的。有意思的是,就在佩泽希齐扬访问莫斯科期间,伊朗国内的媒体对这次访问进行了大篇幅报道,似乎是在向西方展示:伊朗并非孤立无援。而对于中国的"沉默",伊朗方面则表现出了充分的理解,这或许也反映出伊朗对中国特色外交方式的认可,面对当前的困境,伊朗需要的是智慧和耐心。
伊朗(资料图)
美国或许不想犯错,但是可能正在犯错,既要通过制造危机维系联盟向心力,又要防止危机失控消耗战略资源;既要利用技术霸权遏制对手,又难以承受全球产业链断裂的代价;既要扮演国际秩序维护者,又不断透支自身信用储备。历史经验表明,所有霸权衰落的起点,往往源于将战术精明误判为战略智慧,走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