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晚8时,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举行。这是继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综合性国际冰雪运动盛会。本届亚冬会为期8天,共设置6个大项、11个分项和64个小项。时值赛事进行期,冰雪运动再次被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常见的冰雪项目有:滑冰、滑雪、冰壶等,在进行冰雪运动时要注意预防运动损伤。
滑雪先了解安全准则
滑雪是一项充满魅力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睡眠质量、力量、敏捷性和协调性等。但从受伤的发生率来说,滑雪的确是发生运动损伤概率较高的运动之一。
吉林省冰雪项目重点实验室博士张瀚月曾在其文章中介绍,冰雪运动因速度更快、对平衡能力要求高等,运动中的受伤风险相应增加。
对于所有滑雪者而言,国际雪联十大安全准则是滑雪者必须要学习和遵守的。一是尊重原则。无论双板还是单板滑雪者,都应该遵循,绝不能作出会损伤或致使他人受伤的行为。二是自控原则。无论双板还是单板滑雪者,都应该让自己的滑行处于可控范围之内。滑行速度和方式应该和个人滑雪水平相符,并且应根据地势、雪质、天气和雪场人口密度来选择以何种方式滑行。三是选择安全线路原则。后方滑雪者务必选择不危及前方滑雪者的线路滑行。前方滑雪者有雪道使用的优先权。四是超越原则。从后方或侧方超越其他滑雪者时,请保持足够距离。五是进入雪道、启动、爬坡原则。当滑雪中途稍作休息重新开始,或者向坡上攀爬时,务必保证不危及自己和其他人的安全。六是停止地点原则。除非必须,滑雪者应避免停留在雪道中间、赛道、狭窄的雪道、视线易受阻的地方,若经过上述地点,请尽快通过。七是两侧行走原则。如需在雪道上行走,请务必在雪道两侧。八是注意警示标识原则。请滑雪者务必对信号牌、指示牌和指示物保持足够的重视。九是协助原则。一旦遇见事故,每个滑雪者都有义务去帮助受伤的人。十是事故确定身份原则。事故后的滑雪者或者目击者,无论是否有相关责任,都应该彼此留下联系方式。
滑冰要有充足的运动前准备
滑冰是一项集力量、耐力、速度、协调、柔韧、灵活、平衡、优美、稳定于一身的运动项目。滑冰不仅能增强人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以及身体的柔韧性,还能增强人的心肺功能,提高有氧运动能力。但因对技术要求较高等原因,滑冰易出现运动损伤。
避免运动损伤,要有充分准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侯云飞曾在其文章中介绍,
一是做好热身活动。滑冰前先做好热身活动,尤其是手腕和下肢各关节及韧带,要充分活动开。二是佩戴防护用具。滑冰时要戴好帽子、手套,注意保暖。同时,要佩戴一些防护用具,如专用的护腕、护肘和护膝等。三是不带硬物。滑冰时身上不要带硬物,如钥匙、手机等。四是逆时针方向滑行。在室内冰场滑冰,都是按照逆时针方向滑行。四是忌做危险动作。忌做危险动作或妨碍他人的动作,如拉手滑行、横插乱窜、追逐打闹、突然停止等。五是选择合适的冰鞋。选择冰鞋时,冰鞋号码一定要与本人相适合,既不可过大也不能过小。试鞋时,应将鞋带全部松开,然后依次拉紧,一定要确定号码合适才能选用。六是着装要便于运动,不宜穿得过多、过厚。七是检查冰刀。要检查冰刀与鞋连接得是否牢固,鞋带是否结实,冰刀的内刃和外刃是否锋利,再检查固定的螺丝是否拧紧。此外,滑冰之前还要查看场地状况,看是否平滑,滑冰时要避开那些凹凸不平处。八是注意休息,可以每15~30分钟休息一次。休息时,应解开冰鞋的鞋带,活动脚部。
另外,摔倒有两个注意事项:第一,摔倒时,应尽可能使臀部一侧向侧方着地。第二,学会在摔倒时自我保护。不得已向后摔倒时,要主动屈膝下蹲,降低重心,尽量让臀部先坐下,并注意保护尾骨处,同时低头蜷身,避免头部向后仰磕地。
掌握必要急救知识
参与冰雪运动还要做到选择正规场地,不闯野山,并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王健全曾提醒,参与冰雪运动要严守5条原则——正规场地、专业装备、系统训练、量力而行、状态清醒。要选择正规雪场和成熟路线,避开无防护的野雪野山。出发前提前了解雪道地形和天气状况,并告知亲友具体路线和返回时间,携带充电宝、保温毯、高热量食品,避免进入通讯信号盲区。
护具是意外发生时的最后防线,头盔不是装饰品,护膝护肘也不能省。滑雪必须全程佩戴头盔、护膝和护肘,登山需穿防滑靴并使用登山杖。同时,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建议在室内做肢体拉伸直到微微出汗,提升肌肉灵活性。运动过程中若发生摔伤,应先轻轻活动四肢,若有剧痛、畸形或无法活动,则可能发生骨折,必须立即固定伤处并拨打120;没有骨折但有肿胀,可冰敷、加压包扎并抬高患肢。冰袋要用毛巾包裹,每次敷15~20分钟,间隔两小时重复一次。急性损伤48小时内切忌热敷或揉搓。
家长带孩子参与冰雪活动时,要让孩子穿戴鲜艳衣物便于识别,使用的滑雪板长度不超过身高10厘米。运动前,家长要先检查周边环境隐患,避开坑洼、碎石,并全程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前需经医生评估,避免清晨、严寒时段外出,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冰雪运动安全的核心是控制风险。滑雪迷路时应立即原地停留,用手机、哨子定时发出求救信号。发现心脏骤停者,要尽快进行胸外按压,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5~6厘米。滑雪碰撞后如果伤者呕吐,需侧卧防止窒息。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记者 || 燕声
编辑 || 颜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