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2月,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一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又命何应钦于1931年3月下旬组织18个师共二十万人的兵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二次大规模“围剿”。
这次“围剿”来势汹汹,相比于国民党军队的20万人,中央苏区的红一方面军只有3万人,兵力对比超过6:1。
“反围剿”作战中,行进中的红军战士
何应钦坐镇南昌,采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分兵四路,向江西中央苏区发动进攻。
面对强敌,毛泽东同志坚决主张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首战选择哪个敌人成为关键。
第二次反“围剿”形势图
这时的王诤担任红一方面军总部无线电队队长,他亲自操作电台进行情报收发,截获第5路军王金钰发给“剿匪”总司令何应钦的急电,紧张破译后,电文称:“第5路军水土不服,官兵生病的达千余人,且不时有士兵开小差,已就地正法三人。为免遭红军突袭,请示向富川公秉藩部靠拢,成犄角之势,请急调工兵部队修桥铺路,以利于军队移动……”
工作中的王诤同志
王诤得到情报后,立即向军委首长们汇报,毛泽东、朱德等非常兴奋。
王金钰的第5路军虽有5个师,人马不少,但都是杂牌军。这次由北方调至南方,水土不服也在情理之中。
王金钰要去富川“靠拢”的公秉藩,此时担任第28师师长,隶属王金珏的第5路军。他由于在第一次“围剿”前期,不费一枪一弹占领红军主动撤走的东固,由杂转正,从杂牌军第9路军转入王金钰的第5路军。
战机出现了!
中央军委当机立断,调集红一军团、红五军团5个师、2万余人连夜急行军,向东包围了富川,发动猛攻,在红军指战员的奋勇冲杀下,敌军抵挡不住全线溃败。
王金钰丢下部队侥幸逃生,公秉藩的第28师3个团被全歼。此战红军缴获颇丰,仅轻重机枪就有100多挺。
“反围剿”取得胜利 油画
之后,红军连续发起35次作战,仗仗取胜,第二次反“围剿”取得胜利。
在苏区军民欢庆胜利的集会现场,毛泽东同志特地请王诤登上主席台前,要让红军指战员们认一认。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工农红军也有了千里眼、顺风耳,这是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呢!”全场掌声雷动,此起彼伏,王铮的名声也在红军中传扬开来。
手摇式发报机
王诤,1909年5月出生在江苏省武进县人。1928年,19岁的他考入南京军事交通技术学校,学习无线电通信技术。次年春,分配到国民党军第九师担任无线电台报务员。1930年9月调第十八师张辉瓒部任中尉报务员,在同年12月的龙岗战斗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月,王诤授命组建红一方面军总部无线电队,他担任队长。
在总部无线电队成立仅几个月后的第二次“反围剿”作战中,王诤就崭露头角、建立殊勋。在之后的革命生涯中,王诤的传奇仍在继续。
破获秘电,粉碎张国焘分裂图谋
1935年6月,经历长征的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原定两军混编,共同北上抗日,没想到张国焘野心勃勃,企图分裂红军、另立中央。
红军会师 油画
张国焘暗中调兵遣将,准备以自己最精锐的骑兵师、突击师等部队,解决红一方面军总部,扣押随红一方面军行动的毛泽东等中央首长。
他向毛儿盖以西红四方面军的两个师发送电报,命令他们火速行军,逼近红一方面军营地附近驻扎待命。
长征中的关键一战——飞夺泸定桥
王诤截获密电,立即上报中央,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几位首长,他们连夜紧急开会。正在此时,叶剑英带来同样的报告,更加印证了此时情境的十万火急。
这一电文的截获,为化解危局抢占了先机,事后毛泽东用力地拍拍王诤的肩膀说道:“好哇,王诤同志,你为党中央、为工农红军又立下大功,历史将永远铭记你的功绩!””
抗日战争期间破译日军密电
抗日战争期间,王诤担任中央军委第三局局长,他的办公室紧靠杨家岭中央机关,与李克农等同志的办公室相邻。
王诤与李克农、廖承志、杨尚昆在一起
时值第二次国共合作,延安总部电台担负着与重庆大本营、国民党军委会军令部以及战区的联络任务。
为了更多、更准地获取日军情报,为上层决策提供依据,王诤和战友们潜心研究侵华日军所用的几种密电码,成功破解了迫近武汉战场的日本海军遣外舰队司令部、上海的日本海军司令部、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的一些往来密电。
延安时期的王诤同志
之后,又成功地破解了日寇蒙疆驻屯军司令部与华北派遣军司令部的几份密电。这些电报内容与军队调动和作战安排直接相关,这些情报通过有关途径,及时向国民党重庆大本营进行了通报,为中国军队提前做好战役部署提供了可靠保障。
据说蒋介石甚为吃惊,责令部下多学学延安电讯情报人员的高效率。军统头子郑介民、戴笠私下对这些来自延安的有关日军动态的情报的准确性异常佩服,承认共产党里人才多。
王诤中将
1955年,王诤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