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文章称,五角大楼宣布,5000多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与三艘两栖作战舰艇已经部署在中国附近海域,形成了一支“随时待命”的战斗力量。加上原本在亚太地区部署的5万美军,这支庞大的军事力量被美媒吹嘘为“强大的威慑力量”。然而,这种所谓的“威慑”真的能如美国所愿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美军在中国周边的“随时待命”部队到底是怎么回事。根据报道,这支5000多人的海军陆战队主要依托三艘两栖作战舰艇,其中包括以“美国”号两栖攻击舰为首的两栖战备群(ARG)。这种两栖攻击舰不仅可以搭载大量陆战队员,还能起降F-35B隐形战斗机,具备强大的空中打击能力。加上驻扎日本的“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打击群以及原本部署在日韩两国的数万美军,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确实不容小觑。


那么,美军如此大张旗鼓地宣传,目的究竟是什么?这显然是美国“亚太震慑”战略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美国深感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受到挑战。为了维持其所谓的“地区主导权”,美国不断强化军事存在,试图通过展示武力来遏制中国的发展。这种部署不仅是为了向盟友展示“保护承诺”,更是为了向中国传递一种信号:表现出美国有能力随时介入亚太事务。然而,美军这种威慑更多是心理层面的,而非实际意义上的威胁。

首先,现代战争的核心在于体系对抗,而非单一兵种的较量。其次,中国周边海域的地理环境复杂,美军即便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压倒性优势。更何况,解放军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A2/AD)早已今非昔比,美军在中国家门口“耀武扬威”,说说可以,真要动手可就难说了。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和战略部署,早已为应对各种挑战做好了充分准备。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美军依旧抱着的“亚太震慑”战略。其核心是通过展示军事力量来威慑潜在对手,从而维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然而,这种战略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

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美国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来遏制中国,无异于螳臂当车。其实,美国的这种战略本质上是一种“零和思维”,与当今世界合作共赢的主流趋势背道而驰。因此,无论美国如何折腾,其“亚太震慑”战略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失败。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美军高调展示武力的同时,解放军东部战区也在积极探索新战术。据央视新闻报道,东部战区正在统筹战训资源,打造“联合练兵域”。整合陆、海、空、火箭军等多军种资源,通过实战化训练提升联合作战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让各兵种在模拟实战环境中协同作战,从而形成更强大的战斗力。这体现了我军对现代战争规律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我军应对复杂局势的信心和能力。这是对美军所谓“威慑”的最好回应。无论美军如何部署,解放军都有信心、有能力在任何情况下,将任何来犯之敌拒之国门之外。


最后,我想说的是,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任何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来遏制他国的行为,最终都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希望美国能够认清现实,放弃冷战思维,与中国一道,共同维护亚太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