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近几个月美国发生的最引人注目的事,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特朗普重回白宫了,现在的他上台还不到一个月,我们便发现国际局势已处在风云变幻的阶段。
在此之前,美国与众多西方国家一直站在统一战线,可特朗普上台后,却选择了持续性坑盟友,这也导致西方内部裂痕逐渐扩大。
2月7日他又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签发了制裁令,这次英法德选边站,36国对美国说了“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特朗普的一系列新举措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就成为了绝对的国际霸主,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与国际影响力,他更是将霸权实施到底。
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阵营,在此阵营下的国家受到美国的牵制。
然而这种看似和平稳定的局面,现在迎来了诸多挑战,其中的导火索就是特朗普的上台,他一直坚持美国优先的执政理念。
作为一个商人特朗普最看重的就是个人利益,上台之后他做出了一系列的新举措,让人看的是一惊又一惊。
先是退出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与世卫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或协议,这就意味着不再受之前各种条框的束缚。
欧盟等西方国家看到这里有些不淡定了。
毕竟在各种协议与条款的约束之下,美国的各种行动必须有所收敛,现在美国直接退出,就意味着他很可能要对盟友下手了。
在2月1日正式签署于2月4日起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加征关税的行政命令,他还明确表示,下一个对象很可能就是欧盟了。
特朗普有扩张领土的打算,这一点是不是挺出人意料的?仿佛一下子将人带到了二战时期,但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特朗普有意买下格林兰岛,控制巴拿马运河。
这样做一是想要扩大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二就是要将美国的领土进一步扩张,稳固自己国际霸主的地位。
二、签发“制裁令”
2月7号特朗普签署了行政令,对外正式宣布要制裁国际刑事法院,并且指责这一机构,曾不当的针对美国和以色列。
国际刑事法院在各种国际事务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很多国际矛盾与事物,都必须要通过其去解决,国际法规的存在更是维护了国际秩序。
特朗普的这一做法无疑是将该机构的威严彻底推翻,他会这样做主要还是因为美国需要以色列进行军事行动。
巴以冲突爆发之后,以军在战场上的种种行为有悖于人道主义,他将各国的指责抛之脑后,也是因为有美国的支持。
面对各国的控诉,国际刑事法院不可能坐视不管,2024年11月便对包括以色列总理在内的多名以色列高级军官,发出了逮捕令。
这种做法无疑是否定了以色列在这场冲突中的所作所为,美方认为这阻碍了自己的规划,这才有了后续的事情。
特朗普的这一做法很明显是要不遗余力的去拥护以色列,他的这一举动也必定会引发国际性的动荡。
事发之后国际刑事法院对其进行了严厉的谴责,联合国也呼吁撤销制裁,可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回应。
三、36国对美国说“不”
很明显,特朗普这是想以美国之力与国际对抗,这样做很可能是想要重塑国际法规,并且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面对这样的局面,日本、韩国等都未回应美国的制裁,他们的沉默大有认可的意思。
令人意外的是,众多西方盟友以及国际社会,对美国极其不满。
英、法、德、奥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此之前与美国的关系相当亲密,特朗普的这一做法很明显是触碰到了众人的根本利益。
特朗普发布了制裁令之后,德国总理在接受采访时就明确表示,特朗普的这一做法是错误的,英国首相也表示不会跟从。
与此同时,不少国家对特朗普新关税政策也提出了质疑,最开始他对我国商品增加了10%的关税,有一些西方国家还选择了附和。
但特朗普上台后计划宣布新的关税政策,这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的吓了一跳,因为这项关税政策,对所有国家都是适用的,这也就意味着加征关税面向的是全体国际成员。
现在的特朗普,已经对加拿大和墨西哥下手了,下一个就是欧盟,这遭到了27个成员国的反对,现如今已有36个国家对这项新的关税政策说“不”。
特朗普上台后,风风火火的实施了一系列自己自认为正确的决定,但他忽略了其他国家的利益与想法。
如果一意孤行继续推进这些遭到众多国家不满的政策,很可能会引发国际各国联合抵制的风险。
其实从这一点就能看出,现在美国已经是“狗急跳墙”了,想要利用一切手段,在最短的时间内解除自己的危机,可我国有句老话欲速则不达。
总结
在霸权主义的影响之下,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特朗普上台后的铁血手腕,很可能将美国推向孤立无援之地。
自从美国爆发了债务危机之后,并没有反省自身的过错,反而是一味的打压他国,事实证明这只会让其自身遭到更多的反噬。
还是那句话,当今国际加强合作才能实现共赢,一味的挑起冲突与矛盾,只会导致局势越来越乱,最终美国面临的结果,很可能是曾经的盟友一个个离他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