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即将迎来3周年之际,欧洲终于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2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转发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一句发言,“欧洲将站在美国主人脚边,轻摇尾巴。”
这条未加评论的转发,迅速引爆国际舆论。多方指出,俄美两国已经公布了未来世界格局,欧洲已然上了菜单,成为了另一个“被瓜分对象”。
在俄乌冲突中,欧洲无疑是最大受害者之一。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欧洲深陷能源危机、经济滞胀与安全焦虑,还不断被美国政府“敲竹杠”
如今,美俄两国领导人的一唱一和,将欧洲的尴尬处境推至台前。一边是挥舞关税大棒的特朗普,一边是冷眼旁观的普京,夹缝中的欧洲,仿佛已经失去了继续做世界一极的资格。
前段时间,普京在采访中毫不掩饰对当代欧洲领导层的轻蔑,称“过去有戴高乐、科尔这样的政治家,但最近20年只剩下一群缺乏教育和能力的‘政治小人物’。”
俄罗斯方面还列举了欧洲对美国的三大“臣服”证据,第一是价值观附庸。欧盟曾为阻止特朗普上台而“积极干涉美国大选”,却在特朗普胜选后迅速调整立场,立马与特朗普保持一致,在多个争议议题上保持沉默;
第二是安全依赖。在北约框架下,欧洲防务开支长期低于美国要求,特朗普威胁“若不交钱就撤军”,迫使德国等国承诺提高军费,对此欧洲拿不出真正的办法;
第三是经济捆绑,欧盟对美贸易顺差常年超2000亿美元。特朗普的关税战,可以直接掐住欧洲的制造业命脉,而欧盟反制措施始终雷声大雨点小。
俄罗斯方面的尖锐批评,已经揭示了欧洲的深层矛盾。当“战略自主”沦为口号,欧洲的独立性,早已化为乌有。
目前,欧洲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俄乌冲突将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收场。特朗普政府没有给欧洲留下一丁半点的自主权,其一边宣称“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一边任命特使凯洛格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抛出“和平计划”,试图绕过欧洲主导谈判进程。
这种“美国优先”的和解方案,直接动摇了欧洲在俄乌问题上的话语权。当特朗普与普京秘密通话讨论停火时,欧洲却被排除在谈判桌外。法国总统马克龙抱怨:“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谈了什么!”
然而,欧盟却不敢真的对美国拿出强硬态度,这是因为欧盟在军事、经济、能源等领域都受到美国的控制。
根据统计,欧盟对乌军事援助总额超880亿欧元,但武器供应严重依赖美国军火商。德国总理朔尔茨曾哀叹:“没有美国,欧洲连一周都撑不下去。”
在能源问题上,尽管欧洲天然气价格过去两年内大幅上涨,最高价格是冲突爆发前价格的300%以上,美国天然气商在欧洲赚得盆满钵满。
但特朗普政府仍阻挠北溪管道修复,迫使欧盟高价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所有人都看到,欧洲正一边承受战争外溢代价,一边被美俄共同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