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11日,乌克兰防长乌梅罗夫宣布,乌军准备将征兵对象扩大到18到24岁的乌克兰年轻人,该计划已经得到了乌政府的批准。据悉,根据乌媒去年10月底的报道,乌军现役大约有105万兵力,但不管拜登政府,还是新上台的特朗普,均认为乌军兵力依然不够,要求基辅方面扩大征兵范围,但遭到了泽连斯基的拒绝,后者表示,如果武器数量不够,光靠增兵也解决不了问题。
此后美乌就增兵一事陷入了拉锯,直到特朗普上台后切断了美国对外所有援助,包括对乌军援,基辅承受不了“断援”的压力,最终还是决定向18到24岁的青年征兵,以此满足美国与北约的要求。那么,基辅扩大征兵范围之后,乌军能够得到多少兵力?有分析认为,如果乌政府的激励措施落实到位,半年内能够征兵25万人,一年内可以增兵35万人,潜在征兵数量高达80万人。
很显然,基辅大幅降低增兵年龄之后,的确可以获得大量的“生力军”,但这也是乌克兰最后、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了,如果这点人力都拼完了,基本上可以说,乌克兰的男人都打完了,为美西方“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那么问题来了,假设乌军增兵效果不错,数十万兵力在半年到一年内进入现役,能否扭转目前对乌克兰不利的战况,甚至将俄军赶出乌境内?应该说,基本上不可能,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乌克兰已经充分动员,而俄罗斯还没有完全发力,拼消耗,乌克兰也不可能赢。根据去年6月中旬的报道,普京总统表示,当时乌境内大约有70万俄军,这个数量大约是俄乌冲突初期的7倍,可见俄乌冲突的强度和长度,远超克宫当初的估计。但即便如此,俄罗斯依然有进一步动员兵力的潜力,如果战争需要,普京依然可以向乌境内再派遣数十万兵力,并确保军需供应能够跟上。
另一方面,就算乌克兰动员了80万生力军,试问美国与北约能够提供相匹配的武器弹药吗?早在此前的俄乌冲突中,美西方就纷纷抱怨,称乌军弹药消耗量太大,他们自己的弹药库都要搬空了,当时乌军数量尚不到百万,现在再增兵80万,美西方的军援恐怕就更加跟不上了,这也是泽连斯基一开始拒绝扩大增兵的原因。所以,就算乌军兵力进一步上升,也很难改变目前对基辅不利的局势。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明知拼消耗拼不过俄罗斯,美西方对乌军援也基本达到极限,为何美国和北约还要不断施压泽连斯基增兵?原因也是两个方面。一方面,遏制普京的野心,降低俄罗斯的“要价”。就在前段时间,米尔斯海默和杜金——美俄两大顶级战略家——进行了交流,双方一致认定,普京的要求是任何美国总统都无法满足的,而这还是普京的“最低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稳住俄乌战线,降低普京的“要价”。
另一方面,其实对于特朗普来说,他最关心的还是“联俄制华”,乌克兰打成什么鬼样,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但是泽连斯基坚持要维护乌克兰的领土完整,要收回并入俄联邦的四个州,这就让俄乌和谈变得不可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让乌克兰最终同意“割地赔款”?那就是让它“流尽最后一滴血”,当18岁到24岁的生力军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基辅除了投降,除了割地赔款,还能怎么办?
所以,美西方要求乌克兰不断扩大增兵范围,固然有针对俄罗斯的意思,但同样的,也有“尽快结束战争”的考虑,乌政府不愿意“割地求和”,那我们就送你一程,彻底把乌克兰推入火坑,当乌克兰的男人真的拼完了,完全“无人可打”的时候,俄乌和谈也就能够进行了,基辅最终还得让步。最后,用米尔斯海默的话说,普京将赢得“丑陋的胜利”,而乌克兰将损失惨重,但特朗普却可以结束战争,“联俄制华”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数十万年轻的乌克兰人,是特朗普为了加速俄乌和平的到来,而“献祭”给战争的,只有他们死绝了,或者死得差不多了,乌政府和人民才会最终放弃不切实际的念想,承认战败,结束战争,特朗普才能腾出手来全力对付中国,同时拉拢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