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听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时,还能获取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同志朝鲜战场上,遭遇美军轰炸不幸牺牲。

直到70年后,彭德怀所写的绝密电报被公开后,才揭开了毛岸英牺牲的真正原因。



那么,彭德怀所写的绝密电报里,究竟写了什么?

北上抗美援朝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毛主席下令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北上抗美援朝。

在得知此事后,正在北京机器总厂担任党总支副书记的毛岸英,第一个站出来要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当时已经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彭德怀,并不愿意让毛岸英参加,毕竟战争是非常残酷的。稍有不慎,便有可能丢掉性命。

但对于这件事,毛主席却是喜闻乐见的。甚至在得知彭德怀不愿让毛岸英上战场的时候,还帮助自己的儿子劝解彭德怀说:

“我的儿子不去,让谁的儿子去。”



在见识到毛岸英的决心之后,彭德怀最终同意让毛岸英上战场。但相较于在一线上与敌人搏杀,毛岸英丰富的学识以及多年在苏联生活擅长俄语的优势,让他更适合担任彭德怀的俄语翻译。

对于这点,毛岸英并无异议。因为在他看来,不管是在前线还是在后方,只要能够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哪里都行。

毛岸英自知在进入部队后身份会引人注意,造成诸多不便。因此,毛岸英就化身刘秘书,跟在彭德怀身边担任俄语翻译官。

当然,毛岸英的身份也并不是完全保密的。毛岸英在到了朝鲜战场之后,除了要担任俄语翻译官之外,还身兼志愿军司令部机要秘书。



因此,即使毛岸英从未说过自己的身份,与他朝夕相处的同事们,也多多少少能够从彭总司令与毛岸英聊天时的对话中,得到关于他真实身份的信息。

众人虽然没有往外面说,但在平日里与毛岸英相处时有些拘谨。直到与毛岸英相处近一个月后,所有人都发现,毛岸英是一个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周围人十分友善的人。而且,他从来都没有提起过自己父亲是谁。



虽然没能得到正面回答,但所有人都已经知道。对于毛岸英来说,他的只是一个普通人,哪怕父亲是主席,他也与他人并无不同。

在朝鲜战场上,物资并不十分充足。十天半个月吃不到肉蛋,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虽然毛岸英的职位不低,但他从来都没有要求过什么特殊待遇,吃住都与其他战士等同。

对于毛岸英的表现,彭总司令十分欣慰,但同时他也非常的心疼毛岸英,有时候会想要毛岸英与自己一起吃饭,改善改善伙食。

但无论是吃食,还是生活条件,毛岸英从未在意过,因为他自小便过惯了苦日子。

坎坷的人生

毛岸英,是毛主席与他最爱的妻子杨开慧的一个孩子,也是他最疼爱的儿子。但因为毛岸英出生时,革命形式危急,他们父子可谓是聚少离多。



特别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之后,父子俩就没再见过面,直到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国,父子俩这才团聚。

毛主席离开的时候,毛岸英才5岁。但因为有母亲与弟弟们的陪伴,日子过的也算得上十分舒适。

1930年,杨开慧被捕,在拒绝退党并于声明与毛主席脱离关系后英勇就义。

当时,与杨开慧一同被捕的,还有8岁的毛岸英。在监狱里,毛岸英虽然没有什么严重的刑罚,可每每看到母亲被刑讯,毛岸英同样心如刀绞。特别是在杨开慧牺牲当天,毛岸英是眼睁睁看着母亲被带走后,再也没有回来的。



在母亲杨开慧死后,毛岸英并没有立即被释放,而是在监狱里待了几天后才被保释出狱。

在出狱之后,地下党组织立即安排毛岸英三兄弟前往上海,暂时生活在“大同幼稚园”。

可这样安稳的生活,并没能维持多久。1931年,由于顾顺章的叛变,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受重创,“大同幼稚园”被迫解散。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党组织意外与毛岸英三兄弟失去联系。

在与其他人失联的期间,年幼的毛岸英扛起了做哥哥的责任。他曾在大街上捡过破烂、卖过报纸,也曾在烧饼铺里做过学徒、推过人力车。

对于这段艰苦的日子,毛岸英从来没有抱怨过,唯一让他遗憾的是。自己的三弟毛岸龙在这期间因病夭折,二弟毛岸青在他们被混混欺负时,伤到了头部,造成了永久性损伤。



不过在不久之后,党组织就再次找到了毛岸英与毛岸青,并将他们交给了“红色牧师”董健吾带回家里照顾。后期为了毛岸英兄弟俩的安全,还托人将他们送到了苏联。

在苏联,毛岸英入了共青团,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获得了中尉军衔。

在1946年回国之后,毛岸英才终于见到了阔别19年的父亲。当时毛主席,已经是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层,若是想要给自己儿子安排个好职位,也不是不能够的。

但毛主席并未这样做,也从未想过要这样做。即使知道毛岸英在苏联已经是个中尉了,但他依旧让儿子直接到农村去参加劳动。



对此,毛主席解释道:

“你在苏联长大,住的是洋学堂,对国内生活你还不了解,就是缺了实践这门课程,应该补上……”

就这样,刚回国不久的毛岸英,开始了自己的农村生活。

在村子里,毛岸英开荒、翻地、放羊、挑水、劈柴、打扫三家院子。等到劳动课结束的时候,毛岸英已经从白白的俊小伙,变成了满手老茧、皮肤黝黑的好农民。

对于儿子这样的变化,毛主席是极其满意的,毛岸英也同样很满意,因为他学到了很多。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1947年的时候,毛岸英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参加了土改,再次深入农村。

从毛岸英的这些经历来看,他的人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甚至可以称得上异常坎坷。即使在父亲身居高位时,毛岸英也从未享受过什么特殊待遇,他如寻常百姓一样,简单普通的生活着。

因此,对于战场的大锅饭他从来都不在意,他并不是没有吃过苦的人,也不是吃不了苦的人。

牺牲

1950年11月24日,两架美军侦察机突然出现在了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上空,在盘旋了一个小时左右,这两架飞机才离开。



这样的情况,迅速地引起了司令部所有人的注意,很明显美军是要打算轰炸志愿军司令部了。因此,在11月25日早上7点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已经撤进了防空洞。

果然,在上午点11点的时候,美军四架轰炸机开始出现在大榆洞上空,并投下了近百枚的燃烧弹,其中一颗正好落在了毛岸英所在的木屋上。

瞬间,毛岸英与参谋高瑞欣淹没在了火海,壮烈牺牲。

在听到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彭总司令亲自去确认了毛岸英的遗体。在亲眼看到毛岸英手腕上的那只手表后,彭总司令顿时沉默了下来,随后步履沉重的走回了办公室。

坐在办公桌前,彭总司令提笔写下了一封114字的密信。就这短短的一百多字,彭总司令写了一个多小时。



这封信的内容当时并未公开,在毛岸英牺牲时,知道他真实身份的也仅有寥寥数人。因此,他的牺牲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直到第二次战役结束后,毛岸英的身份才被公之于众。

直到2020年,毛岸英牺牲70年后,彭总司令写的那封绝密信件被公开后,毛岸英的死因才被揭开。



“毛、高二位同志被燃烧弹烧死
军委、高贺
我们今日七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十一时,敌机四架经过时他们四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四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志司”

根据这份电报,我们可以得出,当时毛岸英是为了抢救尚在小木屋内的地图,才闯入了小木屋。

毛岸英一生颠沛流离,但却始终保持着赤子之心。毛岸英的一生,是光荣的,是辉煌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