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东汉王朝的开国之君,汉光武帝刘秀素有贤名,不仅实现了光武中兴,为老祖宗刘邦长了志气,个人奋斗经历也是极富传奇性。这其中,就少不了一般心腹爱将的誓死追随。
后世对于这段历史,有个名堂很响亮,那就是云台二十八将。发明者是刘秀的儿子汉明帝,当年为了自己家的江山,这些叔叔们冲锋陷阵,年轻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找人专门画了画像挂起来,地址在云台,又是28人,所以得名云台二十八将。
一段君臣佳话,后世无人不知,何以节外生枝?刘秀一代明君,又发明了什么套路,以致于后世祸害了不少有情人?这事儿还得从一次大战说起。
公元25年,出道之后经过几番风雨多年打拼,刘秀已经登基称帝了,年号建武,那一年也就是建武元年。
作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儿子的后裔,虽然刘秀证明了身份,也兵强马壮,怎奈当时枭雄太多,并没有一统天下,军阀义军为数不少。
当年四月份,在真定发生了一场大战,刘秀听闻战报,心里咯噔一下子:怎么?贾复受了重伤奄奄一息?当时他老人家就凌乱了。
贾复何许人也?竟然让刘秀如此在意?说起来,此人就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排名第三。
书生出身,占过山头称将军
贾复是河南人氏,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出身。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似乎没什么作用,毕竟老话说得好,百无一用是书生,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什么的。可是,贾复是个例外。
王莽折腾的时候,贾复是县城小官,一次出差运盐。盗贼来袭,同事们吓得屁滚尿流,唯独贾复临危不乱完成了任务。后来王莽不行了,义军遍地,贾复干脆拉起几百人占山为王。
当年读书时候,贾复的老师会相面,认定他是个将才。占山为王可没前途,没多久就跟着刘秀混上了。
打仗不怕死,负伤12处
觅得明主,贾复深受刘秀赏识,征战十方,立下不少功劳。都是将领,别人打仗后边指挥,贾复却是冲在前头的拼命三郎。受伤是家常便饭,受伤了养病,养好了再打再受伤。
史书记载,贾复身上伤痛12处。不怕死的风格,敌军害怕,刘秀也怕。这不,在开头提到的真定一战,就应验了。
听闻贾复再次重伤,刘秀六神无主,怎样奖励爱将,又显得自己君臣之谊呢?赶巧贾复老婆怀孕有些日子了,刘秀金口玉言一开:
贾复老婆要是生女儿,我的儿子就娶过来;
贾复老婆要是生儿子,我的女儿就嫁过去。
看到这里,大家就恍然大悟了,这不就是指腹为婚吗?没错,刘秀就是这么个套路。他这一说不打紧,脑洞一开,却是开了指腹为婚的先河。
在后世的史书中,这也是我国指腹为婚的最早记载,如此一来,刘秀也成了指腹为婚的发明者。当时,刘秀考虑的,只是出于对爱将的关爱与奖励,谁成想后来流传开来,被达官贵人和民间学了去,成为一种婚姻陋习。
婚姻是人生大事,童养媳就够过分了,孩子还没出生,就以父母之命强制婚配结合,感情悲剧自然是在所难免。因为这一发明,数千年来,不少有情人也是吃尽了苦头啊。
常言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历史虽然已成过往,每日阅读点滴收获终有回报。小则开拓见闻有所悟,大则有益于立身行事为人处世,而所有史书中,《资治通鉴》价值不菲。涵盖16朝代,1300多年历史,无数历史人物经验教训不胜枚举。
对宋神宗而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对寻常人来说,也益处多多。在此向大家推荐精装四册版白话《资治通鉴》。不受文言文之苦,通俗易懂,全国百名大学教授整理,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商务印书馆等权威机构校勘。价值珍贵,远非市面上多数版本可以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