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岁的唐志是重庆土著,在这座热情得近乎躁动的城市,活成像异类。

他物欲很低,不爱出门,最主要的社交是见老婆和女儿。

但在互联网上,他是无数大专生的救命稻草“老唐”(微信抖音B站小红书:专升本老唐)。

2025年,老唐发现自己作为一直隐身在大专生们背后的社恐男,似乎正在火起来。

文 | 叶一文

编辑 | 蔡玉



刚刚过去的2024年,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招聘需求不断减少,1179万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让人揪心,其中,超过550万专科生更加艰难。

以老唐所在的川渝为例,四川以92万大专生的规模排名全国第四,重庆还有19万。专升本成为他们为数不多的改命机会之一。

拥有一个本科学历,不仅起薪可能比专科生平均高出近30%,也意味着能摸到考公考编或者参加某些职业资格考试的门槛,无疑给人生增加了几手筹码。

坏消息是,从2024年开始,专升本政策出现了一些变化,985和211双一流学校不再招收专升本学生;考试科目和难度有调整;招生也呈现出向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倾斜的趋势。

基于以上原因,2024年单是重庆地区的专升本报名人数就减少了近8000名,一些专升本机构的学生人数腰斩,但来听老唐课程的学生却越来越多,这在业界算是一个小奇迹。

如果更深入地了解老唐本人,也许这个结果就没那么让人意外了。

老唐此前的人生,没出现过所谓高光和逆袭时刻。他出生在重庆市区普通家庭,按部就班上大学考研究生。

他求知欲旺盛,尤其在读研时期,上网冲浪,接触哲学,早早对自身和生命有清醒深刻的认知。

老唐觉得自己天生就是讨好型人格,想要别人对自己好,前提是先对别人好,就像佛经里说的“供养”。他享受作为一个服务者的角色。

2012年,老唐的女儿出生了。为了赚奶粉钱,他偶尔去西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代课。

因为专业细致体贴的授课风格,老唐大受学生欢迎。一个学生向他建议,你讲得这么好,要不要去专升本机构兼职?



图 | 正在陪女儿的老唐

开始兼职后 ,老唐发现相比在高校任职,完全放下教师身份,像个服务员一样为学生工作,更为开心。

2016年老唐已经成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大数据系的系主任,但他在专升本课程中找到了“舒适圈”。

此前计算机教学和实践的种种职业经历和体悟,也都为老唐教授好专升本计算机课程打下了基础,对老唐来说,现在的教学简直信手拈来。而他也真的很爱服务好这些专升本的学生们。

老唐习惯把学生们称作“学生娃”,这是重庆方言,在老唐这里,这群娃赋予了他必须为之计深远的使命感。


专升本作为选拔型考试,唯一的检验标准便是通关,严重偏科或者不够自律的早早就会被淘汰,未来在哪里,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迷茫的的大专生有时候更需要情绪按摩,也就是情绪价值。

很多专升本教育机构会刻意用营销话术满足学生情绪价值,比如说宣扬速成应试,无脑通关。考生迷迷糊糊交了钱,以为自己在学习,实则蹉跎时间而不自知。

老唐说,对很多学生娃来说,专升本是他们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不容挥霍。

他不想去做那个一开始就让人觉得很爽的老师,他想成为真正给学生铺路的服务者。他认为,专升本教育需要从教育广告化向教育成果化转型。

老唐的学生很多都是县城甚至乡村的大专生,学文科的居多,其中女生比例高达70%。

文科生的学习习惯偏重于背诵,她们一开始希望老唐直接勾选出重点方便直接背诵记忆。

但老唐坚持计算机课程最重要的还是理解。为了方便学生更顺畅地理解和消化课程知识,提升通关率,十多年来,老唐持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技巧。

人们普遍认为学习是反人性的,但老唐并不认同:“人类进化到今天,通过了大量的学习。我们天生就会对于己有利的学习感兴趣。”

换言之,找准了利益点,学习会让人充满动力。

他结合专升本政策提炼课程,同时,研究人脑学习知识的规律和学生群体学习特点,提出了“最小知识闭包”的原则。

在计算机术语中,闭包是将函数内部和外部进行连接的桥梁,知识闭包则像是协助学生建立起知识地图的工具,学生们利用知识点撬动知识体系,从而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这门考点宽泛的考试。

老唐从考纲中提取出计算机课程14个章节的98个知识点,利用AI工具按照考试频率编排和优化结构,再为每个知识点检索大量案例,以便于深入浅出地理解,让整个学科的知识地图以无痛的方式进入学生脑子。

他希望学生拿到的是一份真正可以用的知识图谱,而不是被当成推广宣传物料、实则难以用于教学和学习的伪图谱。

AI只能解决粗加工事项,课程知识地图背后细致的关联,以及知识讲解中能真正令学生茅塞顿开的那些微妙的点,只能通过人为挑选和加工。

老唐默默做着这一切,他知道自己的努力不会白费,最终都会体现在学生娃的考试结果中,他享受这个过程。



2012年,老唐在线下讲授专升本课程,最大教室一次也就能容纳300来人。

2018年,他将课程移植到线上,很快就被网上四处搜寻学习资源的专升本考生们发掘出来。

网上课程本身并不收费,老唐也为课程配套服务设定了低廉的价格。“对于学生娃来说,100块都可能影响他的决策。我还是想让他们感受到有人在关心他们。”老唐说。

他每年都会在考试后制作表格,将学生们的成绩匿名公布,这在业界属于创举。对老唐而言,成绩清单是对自己课程的检视,会促使他更努力细致地优化课程。

如果学生成绩出众,也就意味着教学是有效的,这套方法论还能继续为后面的考生服务。

很多考生一开始并未选择某个老师作为备考辅助,而是在线上搜集各种学习资料,老唐可能只是其中之一。

后来,很多并非老唐学生的考生也会在通关后将成绩发给他。这小小的动作,其实是学生最大的认可——在这场或许能改变我人生的考试中,你给我的帮助最大。

老唐还以直播结合录播的方式为学生娃授课。他认为,直播比录播的效果要好一些。因为直播与学生有直接互动,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到知识点是否能让学生理解。



图 | 直播中的老唐

专升本的计算机教学需要面向基础薄弱的学员,解释很多“常识性”的基本概念,老唐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因为直播可以得到学生的及时反馈。他通过很多案例把“常识性”的概念或结论掰开了揉碎了,帮助学生娃理解考点,完成“最小知识闭包”。

但老唐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还有一些羞涩。他从未吆喝学生来关注和支持自己,也不会发布鸡血和成功学的内容,觉得大可不必。做了十几年专升本授课,他仍是个“三无人员”——不做营销推广,不蹭流量,没有人设。

可是,这个埋头服务的社恐男还是一点点在互联网上火起来了,在重庆地区,他的专升本授课广受欢迎,一直逆势增长。

尽管全国范围内专升本考点存在地域差异,但其他地区的考生也慕名而来了。老唐开始把全国各地的考点都提炼出来,制成课程,上传到b站、抖音等平台。

服务型人格的老唐觉得自己舞台更大了。不爱吆喝的老唐借助在互联网上无私分享,用12年兑现了自己的坚持——一个人只要真正用心在做某件事,就一定会有结果,会被看到。尽管“被人看到”一定不是初衷和目的。

就像有学生来问老唐,自己是个女生,家里还有个弟弟,再送自己上学也比较吃力,考上专升本之后要不要去读。

老唐的回答是,一定要去读,有能力往前走一步的时候,一定要去走。从这个层面来说,老唐和考生们一样,只不过是在用行动寻求人生中属于自己的答案。

作为渐渐走红的专升本讲师,老唐仍然想退回自己熟悉的“社恐”状态。他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个渴望被人需要的专升本授课老师。

未来,他依然会遵循自己的服务型人格,安安静静为学生娃们讲好课,做好服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