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检查组明天就到咱们县了!"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不到半天就传遍了整个县政府大楼。王主任放下电话,额头上的汗珠在空调房里格外显眼。他摸了摸日渐稀疏的头顶,想起去年检查组来时的惊心动魄,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小王啊,"李副县长踱着方步走进办公室,"这次检查组的规格可不一般,省里直接派下来的。你可得把接待工作安排妥当。"
"是是是,李县长您放心。"王主任连连点头,掏出笔记本,"我已经让办公室把去年的接待方案找出来了,这次一定比上次做得更好。"
"嗯,"李副县长满意地点点头,"记住,检查组住的酒店要最高规格的,但发票要开最低标准的。还有,检查组喜欢喝茶,我办公室那套紫砂壶你拿去用。"
王主任一边记一边擦汗。他知道,这可不是简单的接待工作,而是一场关乎全县干部前途的"大考"。
第二天一早,县政府大院里停满了崭新的公务车。这些都是从各单位临时调来的,车牌一律换成了普通号牌。王主任特意让人把车洗得锃亮,连轮胎都喷了增亮剂。
"王主任,"秘书小张急匆匆跑来,"检查组刚下高速,预计二十分钟后到。"
"快!"王主任一挥手,"所有人员就位!"
大院里立刻忙碌起来。保安们换上崭新的制服,站得笔直;保洁阿姨们拿着拖把,把本就一尘不染的地砖又擦了一遍;宣传科的干事们抱着相机,调试着镜头。
突然,王主任的手机响了。
"什么?检查组改道去工业园区了?"王主任脸色大变,"快!通知园区那边!"
工业园区里,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赶工。接到通知后,厂长立刻让工人们换上崭新的工作服,在流水线前摆出认真工作的样子。质检科的张科长则带着人,把仓库里积压的次品全部藏了起来。
检查组到达时,看到的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工人们专注地操作着机器,质检员一丝不苟地检查产品,厂长热情洋溢地介绍着企业的创新成果。
"不错,不错。"检查组组长频频点头。
王主任松了口气,悄悄擦了擦汗。他知道,这只是第一关。
中午,检查组来到县政府食堂。食堂里窗明几净,菜品种类丰富,价格表上赫然写着"一荤一素8元"。王主任特意安排了几位普通科员和检查组坐在一起用餐。
"我们一直坚持'厉行节约'的原则,"李副县长笑着说,"这食堂的饭菜既实惠又健康,深受干部职工欢迎。"
检查组组长夹起一块红烧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下午的汇报会上,李副县长慷慨陈词,从经济发展到民生改善,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数据详实,案例生动。王主任注意到,检查组组长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晚上,检查组下榻的酒店里,王主任亲自检查了每个房间。果盘要摆得精致但不奢华,茶叶要用最好的但包装要朴素,就连拖鞋都要是新的但不能有logo。
夜深人静时,王主任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他站在酒店窗前,望着县城的夜景,突然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理想。那时的他,也曾立志要做一名为民服务的好干部。
"叮铃铃——"手机又响了。
"王主任,刚接到通知,检查组明天要去走访贫困户。"
"好,我知道了。"王主任揉了揉太阳穴,"通知各乡镇,把贫困户都安排到新盖的安置房里。记住,要让他们背熟帮扶政策,还有,把家里的旧家具都搬过去......"
挂掉电话,王主任望着窗外的月光,突然觉得有些恍惚。这月光,和二十年前他刚入职时看到的,似乎没什么不同。但为什么,一切都变得这么复杂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