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掀风暴,背后暗藏玄机!原来剑指的从来不是盟友
当特朗普在白宫挥起那支签字笔时,全世界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一项被称为“钢铝重税”的政策上。而这看似精准打击的手段不仅让美国内外为之一震,更如同巨石投入湖面,激起了无数涟漪,扩散至全球市场。
特朗普意图很明确:用关税这只大棒来重振美国制造业,削减贸易赤字,然而,这一步迈出后,不少人意识到,看似其针对的是盟友,实际上招招都绕不开中国。
1、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
这一点,从2018年特朗普颁发的政策就能看出来。
当时,特朗普同样打着扶持美国本土制造业的旗号,这也让不少美国国内制造业者踌躇满志,期待着政策举措会成为他们的救星。
然而,紧跟其后的却是生产成本直线攀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的盈利下调。首当其冲的无疑是通用和福特汽车制造商们,连财报都难逃“暴雷”命运。
这一轮关税风波也让美国与其邻国关系亮起红灯。欧盟听说美国要对自家产品征收如此高额的关税时,立刻也对美国的钢铝制品以及其他商品进行了对等的报复性关税。
牛仔裤、威士忌,纷纷上了欧盟的“黑名单”。这些措施使得美国出口额受到重创,尤其是威士忌对欧洲的年出口额骤降了三分之一,俨然给美国经济泼了一盆冷水。
事实证明,所谓的“振兴”并没有发生。但特朗普显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反倒像是拔苗助长般地,继续在第二任期内,持续挥舞关税大棒。
2、特朗普再掀风暴,背后暗藏玄机
观察者网报道称,特朗普再掀高关税政策风暴,但剑指的不仅是传统盟友,背后暗藏玄机!
特朗普宣布,对所有从美国进口的钢和铝都征收25%关税,同时强调称,这将不存在任何的例外,换言之,美国盟友也都在关税名单上。
乍看之下,特朗普挥舞的关税大棒似乎是冲着手足情深的盟友们而去,但如果深入挖掘,就会发现其中藏着一个更具战略眼光的对手:中国。说简单点就是:特朗普此番政策虽然作用于传统盟友,但更像是对中国实施的一场“借刀杀人”的间接打击。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按表面逻辑,美国的钢铁和铝进口商品确实多数来自加拿大、墨西哥、德国等地。可这些产品的原材料却有一个共同的源头:那就是中国。
事实上,美国不是没有直接从中国来那里征收关税,结果却未能有效阻止中国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比如加拿大和墨西哥等邻国,都通过进口中国的金属,再加工后输往美国,这样的转运策略明显让特朗普政府感到了威胁。
3、中国不会坐以待毙
中国面对这样的局势并非坐以待毙。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直言,“搞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贸易战不会有赢家”,这无疑是对美国动辄采用关税手段的一次警告。
当天,中方还一口气出台五项反制措施,涵盖关税豁免、技术出口限制、乃至对美国科技巨头展开调查,表明了以不对称反击回击美国压力的策略。这一连串动作显示了中国在这场斗争中的坚决立场和充足准备。
不少经济学家也指出,这种大范围的关税政策表面上看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实际上可能反而伤害到自己。2018年关税政策就是最好例子。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国家可能会反过来采取保护措施,如设立新的贸易壁垒,从而抵御美国这种非同寻常的冲击。这种各国之间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而展开的斗争,或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