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新民晚报,环球网,农百科,中华网,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上海多地发现“巨型老鼠”
近年来,上海总有人表示自己见到了超越常理的“巨型老鼠”,它们的体型比食用的肉兔还大,尾巴非常肥厚,感觉得有个20~30厘米!这显然不太可能是真,如果真有这么大的家鼠,那估计就是全球性的新闻了。
但这些人也没有撒谎,他们只是认错了,实际上他们看到的是原产于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和智利等国的外来物种——海狸鼠(Myocastor coypus)。
根据多家媒体的跟踪报道,近年来对海狸鼠的目击报告涉及上海金山吕巷镇、张堰镇、枫泾镇,奉贤海湾地区、金海街道,浦东芦潮港和南汇新城,还青浦等地的乡村河道、公园景观河、莲藕塘、茭白塘等地。有观鸟爱好者表示在南汇东滩湿地也曾多次见到过海狸鼠活动。
而且它们都是成群结队的,基本上都是4~7只的种群。在其出现的区域都会留下大脚印跟尾巴在地上拖行的痕迹,因此即使没拍到照片,也存在着确凿的证据。而且这些海狸鼠压根不怕人,甚至敢在人类的注视下直接出来觅食,它们的目标是水域旁边的各种植物和农田上的作物。
新民晚报的记者采访了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校区的王老师和动物痕迹研究者王穆清,两位都表示海狸鼠目击报告从多年前就开始出现了,当时还很少见,但近年来越来越常见,显然其数量已经增加了。另外,王穆清表示她认识的一位朋友曾在碧海金沙看到海狸鼠,说明它们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广了。
危害惊人
上述的海狸鼠目击区域的居民对海狸鼠是恨之入骨啊,因为海狸鼠时常来居民的农田里啃食各种作物,导致了居民种植物的大量减产。
根据金山区张堰镇百家村高桥村组的杨先生的供述,他表示海狸鼠一般都是晚上7~8点后出来活动,进入农田直接风卷残云,往往一晚上不留意,整片农田就被啃光!说啃光不准确,还是留了点的:这些海狸鼠只会啃嫩的菜,比较老的它们居然还敢嫌弃,直接跳过不吃!
你说多可恨啊!
吕巷镇马新村的蒋小姐对此也是相当的气愤,她气愤的表示,虽然自己种的菜也没有要卖,但是经常一夜起来青菜被吃个光,感觉是种着养它们!而且它们非常挑食,就只吃嫩菜叶,那些萝卜、韭菜、大蒜什么的都不吃。
枫泾镇新新村的莲藕种植户老李承受了更大的损失,因为他种的莲藕是真的要卖的,然而每次到了秋冬季,就会被海狸鼠“光顾”。这些海狸鼠不但不付钱,而且还专门选最好的藕藕根吃。而且就算到了春季,它们也会来啃藕芽,基本是不给活路了。
除了对农作物的迫害,海狸鼠还有挖洞筑巢的习性,它们不但白吃白喝,还会破坏农田!如果是在水域旁边挖洞,甚至会破坏堤坝,导致水土流失。另外,它们的身上可能会携带一些病菌或者寄生虫,对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不小的威胁。
不止人类很不爽海狸鼠,估计湿地环境的野生动物也是。它们会啃食湿地植被,破坏湿地的环境,对所有湿地物种都造成不小的威胁。主要是目前湿地中没有能捕食它们的动物,因此它们没有天敌就能为所欲为。
怎么来的?
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海狸鼠就首次被引入我国了,不过当时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观赏和进行科研工作。不过很快就有人决定海狸鼠是有经济价值的,它们的皮毛可以加工成皮草,肉可以吃,尤其是肥厚的尾巴更是“美味”。因此就开始有人研究如何人工繁殖海狸鼠。
根据网上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一个叫李天国的海狸鼠养殖户入局后,发现海狸鼠的销路不太好,于是他居然决定自己将海狸鼠给炒作起来。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人才,具体的措施不知道,但确实引发了全国性的海狸鼠养殖热潮,然后他就专门把自己的海狸鼠卖给被他引进局的养殖户。
这些养殖户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根本没什么赚钱的机会,首先是养殖成本非常高,其次是根本卖不出去,后面大家都贱卖乱卖,依然是亏了很多。于是很多人就摆烂了,不养了!直接把海狸鼠给丢出去,当然有些是自己逃出去的。
但总之,适应性强、繁殖能力高的海狸鼠就这么进入我国的自然环境中了。
2024年5月,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409号代表关于进一步规范放生活动的建议”的答复中的说法也证实了海狸鼠在上海数量众多的主要原因就是多年前由养殖场逃逸和养殖业衰败后弃养放生。
为何很难控制?
跟野猪不同,野猪虽然在一些地区已经成害了,但普通人也不能随便去抓,因为它本身还是我国的原生野生动物,想要抓得申请狩猎证等等,或者是根据当地法规来搞。
而海狸鼠则是不必申请行政许可就能抓的,而且非常鼓励受害农户自行猎捕灭除,这是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在回应市人大代表关于进一步规范放生活动的建议时说的。所以居农户们完全可以自己让海狸鼠付出代价。
不过说是这么说,肯定不可能光靠农户们来处理了。很多农户抓海狸鼠的手段都很常规,无非就是防护网、地笼、填埋洞穴、下毒等等。但是这些手段有可能会对其他野生动物造成威胁,误捕了其他动物,所以不太可取。得想出农户也能有效参与的方式,并加强农户各种意识。
想要真的控制海狸鼠得是所有部分跟农户们共同努力,但根据上海环保志愿者姜龙所说,现在问题是海狸鼠似乎涉及了林业、农业、水务、疾控、生态环境等多个部门,不知道究竟该让哪个部门来主要处理。
而且海狸鼠现在还有向外扩张的区域,很可能会进入省界河湖水域,因此还得寻求跟其他临近省份的合作。
目前想要控制海狸鼠实在是困难重重,需要找到一条有效的防控之路,但要如何去推进,实在是让人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