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一篇文章讲的是自我叙事以及个体组织信息的方式,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自恋性耗竭。
内心长期感到空虚和迷茫,总觉得抓不住目标,整个人也跟悬在空中一样,这是陷入了自恋性耗竭。从字面来讲,个体所有能够支持自我成长的内在资源全部消耗枯竭,陷入了一种“行尸走肉”一般的状态。个体的认知、信念、情绪、气质、性格等等都处于混乱的、无秩序的、模糊的状态之中。在客体关系理论看来,个体早期关系中内化缺失,将引发之后的自恋性耗竭。我们与人建立关系,彼此共同经历一些事情,心里面会形成特有的记忆、印象以及与经历有关的思考、判断、感想等等。内化缺失的个体,上述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自恋性耗竭的表现。陷入自恋性耗竭的个体,内心充斥着无意义感和空洞感。他们大脑好像是在运转,然而却不会产生任何有意义的经验。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够产生自尊感、价值感以及其他任何正向的感觉。他们内心世界也是空虚的、空洞的,就好像这么多年成长以来“什么都没有留下似的”。他们也许有模糊的童年记忆,可是却没有与之相关联的情感、经验、认知、感受、知觉。他们内心整个感觉处在混沌之中,也无法感知到自己同世界的边界,无法感知到自己同他人的边界,有时候觉得自己的身体好像是“模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