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2025年2月12日6-7版
文化盛宴——
媒体团感受“文博之城”魅力
吉林市是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也是满族重要发祥地、京剧第二故乡。从穿城而过的松花江两岸,到拱卫城区的龙潭山、小白山、朱雀山和玄天岭,各类文博场馆和遗址遗迹星罗棋布。
吉林官参局历史文化展馆吸引了全国媒体大咖们的目光。
近年来,吉林市加速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陆续向公众开放吉林建制博物馆、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吉林省城自来水厂旧址、吉海铁路吉林总站旧址、张连山府邸、朝阳门、乌拉“三府”等一大批新的文博场馆,持续提升了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旅游吸引力,让“文博游”热潮越发火爆。
2月9日晚,全国主流媒体走进吉林市调研采访活动正式开启。当晚,大家首先探访了吉林官参局历史文化展馆、吉林京剧出科博物馆,亲身感受这座“文博之城”的独特魅力。
吉林官参局设立于清代乾隆年间,是专门负责人参采集与销售的官办机构。因存续时间长、官署间数多,其历史地位十分重要。复原重建后的吉林官参局历史文化展馆,于今年元旦开门迎客。
陕西日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梅表示:吉林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域民俗别具一格,人参文化是这座城市文旅资源中的一大特色。我们很荣幸成为吉林长白山人参全国党媒营销联盟首批成员单位,我们将宣传好人参文化,推介好人参产品,让吉林长白山人参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
广西日报全媒体营销中心主任蓝永前说,冰雪文旅、冰雪运动、冰雪产业是吉林省的鲜明特色,对国内南方地区游客有很大吸引力。桂吉两地在自然风光、气候条件、民族民俗等很多方面具有很强互补性,近两年,旅游、经贸等各领域交流越来越频繁,希望今后继续携手奋斗、合作共赢。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街路、绿化带、楼群上霓虹闪烁,五彩斑斓。与吉林官参局历史文化展馆隔江而望的吉林京剧出科博物馆,粉墙黛瓦与马头墙相映成趣,飞檐翘角与花格窗古韵悠长。作为喜连成京剧艺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徽派建筑风格浓郁的吉林京剧出科博物馆,自去年国庆节正式开放以来,持续吸引广大市民和域外游客参观打卡。
“我是第一次来吉林市,没有想到东北地区最好的人参文化在这里,更没有想到国粹京剧与这里有如此深的渊源。一路走来,我感受到吉林市委、市政府特别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人参和京剧一定会成为吉林市的靓丽名片,今后,也一定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河南日报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亢表示。
彭川 吉林日报记者 李婷
夜游吉林赏花灯——
感受别样的美丽
夜幕降临,吉林市江南公园内流光溢彩,人头攒动。冰天雪地里,龙鳞凤羽,灵蛇献瑞,“鲜花”铺地,满树流光……形态各异的花灯和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将公园装点得宛如童话世界,引得记者们纷纷驻足拍照。
江南公园的花灯长廊,宛如童话世界。
第一次来吉林市的泰安日报社新闻策划中心通联部主任黄萌被独特的景象所感染,她说:“花灯不是第一次看,但是在这种冰天雪地里看五彩缤纷的花灯真是非常新奇的体验,让我感受到了别样的美丽!”
河南日报传媒事业发展部主任朱庭延也忍不住赞叹:“在这个季节来到东北,来到吉林市,感触很深。虽然天气很寒冷,但是公园内各式各样的璀璨花灯,包括灯会的整体布局都特别棒,此次吉林之旅不虚此行!”
游览过程中,灯柱不夜城、百家姓长廊、水母世界、时光隧道、动感昆虫世界等不同主题、不同特色的大型灯组让人“眼花缭乱”,民俗花灯与公园景观巧妙呼应,结合光电、VR、AR等科技元素,带给媒体朋友们如梦如幻的沉浸式体验。海南日报全媒体运营中心品牌营销负责人谌红莉感叹:“在这种氛围里看花灯感觉特别浪漫,像童话一样。下次有机会,我要带全家人一起来吉林市旅游!”
吉林日报记者 李婷 丁美佳
松花江的夜——
“我爱JL”太圈粉
2月9日晚,记者们怀着期待与兴奋的心情来到了美丽的松花江畔,开启了“行走雾凇之都 遇见滑雪天堂”全国主流媒体走进吉林市调研采访活动中的夜游松花江之旅。
夜游松花江,美景近在眼前。
大家都沉浸在这迷人的夜景之中。很多人是第一次来到吉林市,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想要定格这难忘的瞬间。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个记忆的碎片,拼凑出这个充满魅力的夜晚,也记录下他们对松花江夜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北京夜莺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政务融媒组负责人刘琨站在松花江边,眼中满是惊喜。她感慨地说:“江上的喷泉,两岸的灯光璀璨,江中倒映着流动画卷,伟岸的临江门大桥,北国江城如此充满魅力。呼吸着清新冷冽的空气,和各位老师交流着心得,心中涌入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当对岸大楼打出来‘我爱JL’时,内心仿佛被同化为吉林人,自豪感油然而生,手再冷也想拍照记录下涤荡心灵的一刻。”
海峡都市报社数字产品研发中心主任林洪涛也不禁连连赞叹:“我们福建闽江的夜色我是熟悉的,那是一种充满了烟火气的热闹。但松花江的夜晚,多了几分神秘。江风拂面,带着丝丝凉意,却让人感觉格外清爽。两岸的灯光像是繁星坠入人间,在冰与水之间闪烁,这种感觉真的太奇妙了,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冰雪童话世界。”
深圳特区报全媒体经营中心总经理说:“乘船夜游松花江,确实是一次难忘的体验。夜晚的松花江像流动的星河,两岸灯火璀璨,彰显着城市灵动的生命力。这种‘一江灯火半城星’的梦幻景象,让我真切感受到‘北国江城’的独特魅力。夜游项目的精心打造让我看到吉林市文旅融合的智慧,相信这样兼具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的城市,定会迎来更璀璨的明天!”
吉林日报记者 李婷 张添奥
小雾凇岛——
大自然的细腻与深情
位于吉林市吉丰东线11公里处的阿什哈达小雾凇岛雾凇观赏带,宛如一个被冰雪精灵精心装扮过的奇幻世界,处处银装素裹,散发着一种令人心醉神迷的美。
小雾凇岛上,游客们体验泼水成冰。
这里的雾凇美景以一种极为壮观的姿态沿江蜿蜒盘旋,像一条由无数冰晶组成的银河,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神奇而迷人的光芒。两岸的树木像是被施了魔法的卫士,身姿挺拔,整整齐齐地列队迎宾。曲径通幽之处,纵深形成的走廊犹如一条通往神秘仙境的通道。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雾凇,都仿佛在诉说着冰雪的故事,当之无愧地成为游人们心中最美的观赏走廊。
在这个冰雪的世界里,还有许多独特而有趣的活动。其中,有的在玩泼水成冰的游戏,有的抱着狐狸拍照,也有人骑着骏马在雪地上踱步,马蹄扬起的雪花如同碎银抛撒。
菏泽日报社副总编辑、牡丹晚报总编辑潘若松眼中满是惊喜,他感慨地说:“这已经是我第三次踏上吉林市这片土地了,但观看雾凇却还是头一遭。以前,总是听闻雾凇的美,今天亲眼所见,才真正领略到它的独特魅力。每一片雾凇都像是大自然写给我们的情书,细腻而又深情。”
北京日报京报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鑫则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感受:“以前,只能在电视和手机上隔着屏幕欣赏雾凇的美,那种美虽然也令人心动,但远不及现在站在这雾凇树下,亲身感受它的壮丽。这雾凇就像是从天上飘落的梦境,如今我就站在这梦境之中,真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奇妙感觉。”
“震撼!特别震撼!”大河报洛阳运营总监曹杰感叹,“百闻不如一见,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任何华丽的辞藻都形容不出雾凇的美。吉林市的北国风光令人陶醉,不虚此行!”他笑着说,明年要带孩子来吉林市游玩。
吉林日报记者 李婷 张添奥
激情北山——
体验飞一样的感觉
2月10日,吉林市北山滑雪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家单位的媒体大咖们,带着对冰雪运动的好奇与期待,踏上了这片银装素裹的雪场,亲身体验冰雪运动的激情与魅力。
北山滑雪场,不一样的滑雪体验。
初次踏上雪道的媒体记者,面对眼前洁白的雪坡,既兴奋又紧张。穿戴好滑雪装备后,大家在教练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练习着基本动作。虽然动作略显笨拙,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跃跃欲试的笑容。
第一次来吉林市的浙江影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娄云燕告诉记者:“今天,也是我第一次来滑雪场,感觉冰雪世界非常美丽。第一次滑雪挺紧张的,但往下滑的感觉就像飞一样,很刺激!希望更多的朋友来吉林市感受滑雪的乐趣!”
同样对冰雪运动“上瘾”的还有日照日报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斌,他说:“虽然这是我第一次滑雪,但第一趟就成功滑下去了,非常有成就感!下次,我要带着日照的小伙伴们,再来吉林市体验冰雪魅力!”
随着练习的深入,大家逐渐掌握了滑雪技巧。滑雪过程中,难免有人摔跤,但都毫不气馁,一次次站起来。当成功滑下雪道的那一刻,欢呼声此伏彼起。
南方日报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宇从滑雪运动中有所领悟:“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二次滑雪体验,第一次滑摔了很多跤,但是今天滑的几趟都非常成功!我很开心能够来到吉林市的滑雪场一展身手。我觉得滑雪运动第一要胆大,同时要心细,更多的是要勇于不断突破自己,并把这种精神延伸到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为吉林加油,为我自己加油!”
吉林日报记者 李婷 丁美佳
陨石博物馆——
探访“天外来客” 揭秘“星际宝藏”
吉林市陨石博物馆以其珍贵的陨石藏品闻名于世,尤其是1976年坠落的“吉林一号”陨石,堪称镇馆之宝。这块来自宇宙的“天外来客”,不仅是中国最大的石陨石,更是全球罕见的宇宙奇迹。
吉林市博物馆内,体验“天外来客”的震撼。
媒体代表们一进入博物馆,便被这些“星际来客”深深吸引。新华日报传媒有限公司经济中心主任陈宁说:“之前,我们也在做一些展馆、展厅的业务,来到陨石博物馆之后,觉得博物馆在垂直细分、陨石介绍方面都做得特别棒,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我本人和家里的小朋友都是陨石爱好者,来了以后感觉知识面得到了进一步拓宽,特别是看到了吉林一号陨石、吉林二号陨石,感觉大为震撼!”
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媒体大咖们开启了一场“星际之旅”。从陨石的起源、形成到坠落地球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让大家惊叹不已。“今天,来到陨石博物馆感觉特别神奇,一方面,是感受到吉林市历史文化的深厚,另一方面,又感受到这座城市跟宇宙、时空、星空的这种连接,非常吸引人!”第一次来吉林市的澎湃新闻创意视觉部总监文若愚被成功“圈粉”。
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工作委员会主任梁勤俭告诉记者:“我特别喜欢博物馆,走到世界各地都愿意去看博物馆。吉林市的陨石博物馆不仅仅是有特色,它更是一个城市瑰宝。我们宣传人员要擦亮这张名片,可以通过文创产品来传播,宣传吉林市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来吉林市,来了也不会后悔。”
吉林日报记者 李婷 丁美佳
四季越野滑雪场——
室内雾凇打卡全年不限时
2月10日上午,来自全国近百家单位的媒体精英和学界专家们汇聚于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在这里,令人惊叹的室内百米雾凇景观全新亮相,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室内雾凇景观美不胜收。
这个室内雾凇景观是现代科技的杰作。它通过模拟与冬季室外相似的温压、湿风和雾滴直径大小等,在室内环境下成功结出雾凇,游客们可以在春夏秋冬四季打卡游玩。
山东航空新之航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翔眼中满是惊喜与赞叹。他表示,在室内能看到如此逼真、如此壮观的雾凇景观,简直是超乎想象;这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的创新之举,更是对科技应用于文化旅游领域的一次成功探索。这一景观的出现,就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和旅游乐趣,在旅游市场上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当看到室内雾凇景观时,甘肃新媒体集团总经理徐先荣被深深触动。他感慨地说,从西北的大漠风光到东北的冰雪奇景,这是两种截然不同但同样震撼人心的自然之美。而这个室内雾凇景观,更是将东北的冰雪文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进行了展示。这种创新思维和科技手段的运用,对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意义,也为其他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范例。
南国早报编委孙妮来自广西,她兴奋地说,这里的室内雾凇景观就像北方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个景观对于南方人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在南方很难看到这样的冰雪奇景。这个室内雾凇景观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南北不同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让南方人能够在不适应寒冷室外环境的情况下,也能领略到雾凇的美,同时,也让北方的冰雪文化能够在南方人群中得到更好的传播。
吉林日报记者 李婷 张添奥
北大湖的粉雪——
银装素裹尽显“国际范儿”
北大湖滑雪度假区距吉林市区53公里,距龙嘉国际机场126公里,2019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冰雪旅游类“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是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培训基地。地处世界黄金滑雪带,滑雪山体落差870米,积雪日可达160天。度假区雪道好、雪质佳、积雪深、雪期长,集滑雪、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竞赛训练、美食购物、会议服务于一体的国际级滑雪度假区,因其雪质干爽、近乎粉状,故被誉为“滑雪胜地、粉雪天堂”。
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吸引着国内外滑雪爱好者。
大家乘坐缆车观赏高山雾凇和雪景,连连直呼“惊艳”。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经管委委员、信息传播中心主任向永东说:“从喀斯特地貌的贵州‘切换’到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北国江城吉林市,切实感受了南北方各美其美的差异化魅力。吉林市以北大湖滑雪场为代表,依靠独特气候形成并壮大的滑雪产业,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速度与激情,发展活力不言而喻!这里江美、雪美、人更美,令人印象深刻,流连忘返!”
在山顶的雪道旁,还有一个高大的滑雪计数装置,按下按钮计数器就跳动一位数字,显示“我是点亮平安的第419X位”。好多媒体朋友会跑过去与这个装置合影。
海南日报全媒体运营中心工作室经理张毅说,他是第一次来吉林市的北大湖体验滑雪,感觉这里的天气和雪道都很好。他也是首次来吉林市,回去以后要向朋友们推荐冬天来这边玩儿。
洛阳洛报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媛说:“我们来之前买了很多装备,来了以后发现并没有想象那么冷。天特别蓝,感觉风景很美。特别是看到雾凇,令人感到震撼!我们那边虽然也有滑雪场,但没有北大湖这么高端和专业,给吉林点赞!”
陈威羽 吉林日报记者 李婷 姜岸松
炮台山体育公园——
千米雪圈滑道等你来
炮台山体育公园位于吉林市丰满区江南乡,距离市区仅3公里,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融合型景区。
炮台山体育公园千米滑道刺激好玩。
园内的冰雪娱乐设施丰富多彩。初中级雪道适合不同水平的游客,滑雪教学区能给予游客专业的滑雪指导,戏雪乐园区充满欢声笑语,驯鹿营地区散发着独特的北国风情。他们还精心打造了10余项冰雪娱乐项目,像吉林地区最长的千米雪上漂流滑道、神秘的雪迷宫等,大型停车场、综合服务中心、取暖屋等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让游客享受欢乐时光。
“滑雪圈的感觉非常好,比我想象中要好玩很多,是很新奇的体验。”广州日报报业经营有限公司广告分公司总经理谭荣国和珠三角大区总监孔健第一次体验滑雪圈,就选择了最长的漂流滑道,过足了瘾。孔健在十几年前来过吉林市,这次故地重游,看到环境风貌焕然一新,令他印象深刻。他计划下次带家人来吉林,一起体验北国风情。
浙江日报湖州事业部主任吴丹也感触颇深。“我在南方也有过玩雪的经历,可和这里相比,那完全是两种概念。南方的雪啊,在温暖的微风中轻轻飘落,是那种很轻柔的感觉。但是在这里,这就是一个冰雪的梦幻王国。雪又厚又纯,踩上去嘎吱嘎吱的声音都像是雪在诉说着它的故事。这个雪上漂流滑道,在南方根本是想象不到的,从滑道上滑下去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像是在和冰雪进行一场亲密的对话,这种感觉真的太奇妙了。”
青海日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永春难忘地说:“我们西北也有雪,但是和东北的冰雪比起来,确实有很大的不同。这里的雪上项目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充满了惊喜和挑战。我一定要告诉西北的朋友们,一定要多来东北体验冰雪。”
吉林日报记者 李婷 张添奥
冰雪乌拉城——
重现吉林市老城区样貌
冰雪乌拉城位于吉林高新区深东路以南、城南街以西,距丰满高速口200米,总占地20万平方米,用雪量3万立方米,用冰量6000立方米,建有大型冰雕13处,大型雪雕22处。景区以冰雕雪艺术表现形式,重现吉林市老城区样貌,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游玩打卡。
冰雪乌拉城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
“冰雪乌拉城深度融合满族文化元素,这种将冰雪景观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的模式非常新颖。特别是冰雕、冰屋等设施配合灯光秀的效果特别好,令人眼前一亮。”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项目总监徐扬说,吉林市城市友好开放、人民热情好客,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次来到这里,进一步体验松花江畔的四季风情。
“吉林市太美了,我已经词穷了。”青岛日报营销总监王阳笑得十分开心。他说:“冰雪乌拉城的冰雕和雪雕造型精美,这在我们青岛是看不到的,非常适合拍照打卡。我今天还体验了泼水成冰,吃到了地道东北菜。山东和东北一家亲,以后我要经常来。”
“冰雪乌拉城的景观十分震撼,必须点赞!”信阳日报新媒体部负责人徐立明说,在冰雪经济最红火的时候来到吉林市,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冰雪经济确实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以前,是从电视上看冰雪,身临其境更能感受到冰雪之美的震撼。他认为,这次活动很成功,让各地媒体增进交流、相互借鉴,“回去以后要发挥好媒体作用,为冰雪经济带来更多热潮。”
吉林日报记者 李婷 张添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