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一篇文章讲的是心智化理论模型,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结构化情感和行动化情感。
结构化情感指的是经过心智化加工的情绪体验,能够被语言化、整合到自我叙事中,并与现实情境协调。其中涉及到对思维的加工过程,我们每天都在想事情、感受内在的体验。结构化情感就是对于这些情绪体验的反思性觉察,能够促进情绪的适应性发展。在反思性觉察中,有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完成确认。比如,一个人遭遇了一连串的失败,他感到痛苦极了。他产生了一种信念,那就是认为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这是一种情绪化体验的视角,是个体经过初级思维加工得出的结论。反思性觉察的意思就是,暂时让自己从糟糕的情绪中抽离出来,然后对刚才的结论进行反思。
刚才的结论是,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我们试着将这种情感进行结构化。首先你要看到这个结论是带有强烈情绪的,代表了个体内心的无助感和挫败感。这样的结论符合此时的情绪状态,但是不符合个体的本来面貌。意思是说,一个人身处糟糕的情绪之中,当然可以说自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但是这表达的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现实。情绪感受并不等同于现实。其次,你要寻找证据来推翻这个结论。就是说你要更完整地看待自己的经历。而不要只看到自己失败的一些方面。我们进一步将这些情感结构化,也就是你对失败感到羞耻,可能意味着在早期关系中这部分体验被拒绝和否定。通俗来说就是曾经的你失败过,但是你的父母没有接受你失败的这部分体验,而是通过指责和谩骂的方式拒绝了这部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