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复发后,医院一天下了两次病危通知,父亲走投无路之下,为他强求回了7天的中药。谁到没想到,就是这7付中药,改变了一切。
如今12年过去了,脑瘤没了,生活还在继续!
“带孩子回家吧”
2012年,河南汤阴县的李梅红刚毕业参加工作,成为了一名白衣天使。然而这年9月,她突然呕吐,吃了胃药也没好转,反而愈发严重,双眼模糊、走路都摇摇晃晃,甚至有一天直接晕了过去。
10月底,到卫辉月医院一查,发现脑部有阴影,一家人赶紧前往郑大一附院,她却被查出“第四脑室占位”。11月1日,手术前,她郑重签下了遗体捐赠书。
家人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待了9个小时,好在她被顺利推了出来。不久后病理诊断也出来了——(四脑室)髓母细胞瘤。这个病难治,连医生都劝她的父母:“带孩子回家吧!这病不管花多少钱,最终人财两空。”
只要有一线希望,怎么可能会放弃呢?在家人的支持下,李梅红进行了15次放疗、7次光子刀、4次化疗,血小板锐减的她,为此辗转多院只为输血。
可没想到一年后,李梅红再次出现头疼。2013年9月复查,病灶复发了。
李梅红家里是普通的农村家庭,考虑到这种情况,郑大一附院的医生怕他们最后人财两空,劝说父母带孩子回家或者保守治疗。父母不愿意,贷了10多万,让女儿用上了美国进口药“贝伐单抗”,但效果并不理想。
病情发展到最后,李梅红全身瘫痪,每次说话用尽全身力气也只能嘣出个“爸”字,医院一天就给她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父亲不甘心,前往北京天坛,一无所获。
“多活一天,我都高兴”
也就是这期间,父亲了解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院长,无路可走的她决定让女儿试试中药。
2013年12月2日,袁希福院长了解到李梅红的情况,还得知已经花了50万的治疗费后,也怕“人财两空”。但李梅红的父亲却坚持用药:“不管来得早晚,你给她瞧瞧。我知道她病重,可就是死马当活马医,也得试试。你把祖传秘方都拿出来吧,哪怕让俺闺女多活一天,我都高兴!”
在李父的坚持下,袁希福院长开了7付药,嘱咐:“1周不会有太大的效果。看她能不能吃下。能吃下去,就是好的。”
这药是父母一勺一勺喂给李梅红的,因为当时她呕吐严重,药吐了父母就再喂,本来一周的药,她喝了半个月。
喝完,父母观察到李梅红眨眼有力了,原本快到6个小时就要吃止疼药,可喝了中药后七八个小时还没头疼。
于是,李父便又找袁希福院长拿了中药。半个月后,李梅红的头基本不疼了,父母给她办理了出院,想要回家过个好年。
这之后,李梅红坚持服用中药,而袁希福院长考虑到她的情况,为他免去了部分费用,后来直接免费治疗。
愈来愈好
李梅红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父母也尽全力在家给她安排了康复训练——捡豆子、捏黄豆、写字、用盆端砖头、吊铁环、扶着双杠走路等等。
后来,李梅红的变化,让所有人都惊喜无比:能写字了,能用电脑了,能连续说话了,能一个人扶着就能站起来了……
父母为了不让她有那么大压力,将“喝药”改成了“喝茶”,爸爸变成了“小李子”,导演着自家的“宫廷日常”。
一年又一年过去,李梅红能生活自理了,但由于手术造成了小脑损伤,她只能借助学步车“走路”。她写了关于自己抗癌的文章《重生》《自助者天助》,开了家网店。
在服用中药整整6年后,复查良好的她终于进入了每年春秋两季巩固用药阶段。
2024年4月26日,李梅红与父母一起参加了“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暨2024龙年中国行”开封站活动,并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康复经历。
11月28日,李梅红到希福医院复诊,她复查脑瘤没了,写字也比以前好了,但网店生意不太好。袁希福院长也有些担心,毕竟李父李母慢慢都老了,但他也相信人间温暖,社会上会有爱心人士来协助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