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传回了中央,由于当时特殊时间节点,中央并没有对这件事进行披露,而是进入了保密期限中。
因此,不少人都对这件事抱有疑惑,直到保密期限到期,毛岸英牺牲的真相才被公开。那么,中央为什么要刻意对毛岸英的牺牲事件保密呢?公开的真相又是怎样的?
1、保密的噩耗
在毛主席的儿女之中,长子毛岸英通常是被人们提到最多的人,不是因为他是毛主席的儿子的身份,而是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举动。
1950年,由朝鲜内战而引发的抗美援朝战争一触即发,为了保卫我国疆土和国家安全,毛主席果断下达了开赴朝鲜战场的决定。
指令下达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就陆续分批进入了朝鲜战场,毛岸英就是其中第一批入朝作战的人员之一。
由于其出色的语言能力,他成为了彭老总身边的一个秘书,成为当时中苏之间的沟通桥梁,为抗美援朝战争贡献巨大。
但令人惋惜的是,在一次空袭过程中,毛岸英为了保住翻译资料和同事再一次冲进了空袭区域,进而壮烈牺牲。
奇怪的是,作为毛主席的儿子的毛岸英,其牺牲的消息除了彭老总和周总理等少数人知道之外,竟再也没有人了解,就连毛主席也是在一个月之后才得知这个噩耗。
那么,中央高层领导人为什么要隐瞒这件事情呢?它的具体细节又是怎样的?
2、毛岸英
毛岸英的一生短暂而又热烈,作为万众敬仰的毛主席的儿子,他从出生起就备受关注,但作为一名军人和革命者,他却展现出了格外英勇的革命信念。
出生在革命时期的毛岸英从小就是处在奔波之中,他跟着身为革命者的父母前往祖国的每一处土地,间接的接受着革命思想的洗礼。
因此,自懂事以来,毛岸英就对革命事业有一种天生的信仰。在少年时期,他因为父亲特殊的身份而被军阀抓走,在监狱里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那里,他感受到了革命者的不易和坚韧,为他以后养成坚定的革命信仰打下了基础。之后,他又因为其他原因去往苏联学习,为之后成为专业的翻译人才提供了条件。
在苏联的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毛岸英形成革命思想并立志成为对国家有用的军人的启蒙时期,在这里,毛岸英和众多孩子进行了多方面的学习,养成了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
尤其是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期间,他切身的体会到了革命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于是,在1943年时,他就加入了联共,后又成为了中共党员。
虽然毛岸英的成长过程中,毛主席因为革命事业很少陪伴在他身边,但父亲的影响还是对毛岸英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在毛岸英回国之后,他就果断的投入到革命的各项工作中。在劳动大学,他学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革命思想,确立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同时,他也继承了毛主席的正直作风,从不以主席的儿子自居,反而事事亲为,很好的锤炼了自己的意志。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得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毛岸英果断向上级申请加入这次战斗,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可以说,毛岸英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年轻革命者,基层的锻炼和毛主席的影响缺一不可,不愧为主席的儿子。
3、公开的真相
毛岸英的申请在上级领导看来是正确的表现,但介于他特殊的身份,他的赴朝之路还是受到了阻碍。
起初,许多人都不赞成毛岸英赴朝参与战斗,原因无非是因为他是主席的儿子,太过冒险,但在主席看来,如果自己的儿子都不愿意上战场,那其他人的儿子就更不愿意上了。
于是,力排众议之下,毛岸英如愿以彭老总俄语翻译以及机要秘书的职务跟随第一批志愿军入朝参与战斗。
但没想到的是,这次见面竟然是最后一面。在毛岸英牺牲之后,彭老总即刻就忍着悲伤向中央阐述了事情的全过程。
身在中央的周总理在得知之后也十分悲痛,但考虑到毛主席的身体以及当前战局,他没有立即向毛主席报告,而是将这件事保密,直到一个月之后才将其告知。
但在外界眼中,这件事的真实情况却是在各种情况都稳定之后,才被公开的,也就是所谓的保密期限到期之后。
在公开的真相中,我们得以了解毛岸英牺牲的具体细节,也间接的感受到了其敢于牺牲的英勇精神。
在彭老总那封电报中,他在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向中央发出了电报,并简单明了的阐述了毛岸英牺牲的全过程。
其中说明,毛岸英同志原本是在1950年11月25日的美军空袭中跟随大部队顺利撤退出去的,但为了拿回重要的翻译资料,他和同事高瑞欣均返回空袭区域进行取回。
但不幸的是,由于敌军空袭过于猛烈,两人没能顺利逃出,壮烈牺牲。至此,关于毛岸英是否牺牲,怎么牺牲的讨论正式肃清。
之后,鉴于毛岸英同志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卓越贡献,他与其同事共同被埋葬在朝鲜的人民解放军烈士陵园中。
而之所以中央在一开始没有公布他的死讯以及事情的真相,除了是出于对毛主席身体的关照之外,也是为了减少在战争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议论。
如今,毛岸英牺牲的真相终于公开,是对烈士的尊敬也是对中国革命精神的弘扬,对后代具有重大意义。
当然,我们对于毛岸英的牺牲表示惋惜和崇敬的同时,也看到了毛主席身为国家领导人的大义、责任与担当,这是众多革命者都应该树立的坚定信念。
参考资料:
毛岸英——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