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常洛闻】
近日,一手提拔尹锡悦的文在寅终于亲自下场,对尹锡悦大加挞伐,表达了后悔之情。更关键的是,文在寅作为韩国当代稀缺的政治家,点出了在野党的“死穴”。
谈及戒严,文在寅称“去年12月3日晚首次听到尹锡悦宣布实施紧急戒严的消息时,曾一度不敢相信,甚至认为是YouTube上的假新闻。听到尹锡悦把在野党称为反国家势力并宣称要一举清除时,觉得他真的有严重的妄想症”。“他那种无论如何都要延续自身权力的态度十分可耻和悲哀”。他还表示,“哪怕是现在,作为总统应尽快承认责任,并配合让国家趋于稳定”。
谈及尹锡悦上任总统之后的所作所为,文在寅表示“把政权交给这样的人让我感到非常自责。而且戒严和弹劾事件发生后,我无法入睡,心中对国民的歉意难以言表”。他表示,“尹锡悦政府的诞生,虽然最初是因为提拔他为检察总长,但更令人遗憾的是去年大选的失败”。
2月7日,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其家中接受了《韩民族日报》的采访。 图自《韩民族日报》
有人把文在寅的态度解读为不满李在明没有对大选失利负责,确实有些过度。且不说作为“无官一身轻”的前总统,没能力也没必要遥控下一届大选,作为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理想主义政治家,文在寅的心胸绝不至于如此狭窄。
作为民主阵营的旗手,同时也是身体力行的“过来人”,文在寅对韩国检察体系权力畸大仍然耿耿于怀:
“现在的检察体系,检察出身的人肆意操纵国家,可以说进入了‘检察王国’的时代。因此,检察改革必须采取渐进的方式,时机的把握也很关键。然而,下一届政府却与之背道而驰。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尹锡悦政府的所作所为,尤其是连戒严都敢搬出来,如今全民已经形成共识,检察机关必须彻底改革,检察的侦查权应完全交由警察,检察机关仅保留起诉权”。
这其实指出了民主阵营在下次大选中的重点工作方向,就是重拾文在寅未竟的事业,高举彻底清算尹锡悦的大旗,“更彻底”地改革韩国的检察体系,这无异于代表民主阵营,正式对保守党下了决斗战书。可以说文在寅温文尔雅的表态,其实是杀气腾腾的集结号。被漫长严酷的政斗弄得筋疲力尽的韩国民众,可能要面临党争的进一步升级。
在野党“储君”李在明前途尚不明朗,尹锡悦的弹劾案也还没到最后时刻,文在寅为什么会选在这样一个晦暗不明的十字路口出来提振士气?答案的一部分,在他的采访中。
在回忆上任总统初期提拔尹锡悦(时任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检察长)为检察总长的过程时,文在寅特别讲到了一些细节:
“毕竟这可以说是促成尹锡悦当上总统的最初契机,所以当然会后悔。当时从比例上来看,支持尹锡悦担任检察总长的意见远远占多数,而反对意见只占少数。民主党整体上也是全力支持的。 这些少数反对者主要是曾在尹锡悦担任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厅长时期与他有过直接接触的人,例如曾在那个时期担任法务部长的官员等。他们对尹锡悦的评价是他容易冲动,常常难以自我克制。此外,他的风格是非常照顾自己的人,甚至形成了‘尹锡悦集团’这样的说法。 当时,我(文在寅)与民政首席秘书曹国之间曾就此事进行深入讨论。当时的检察总长候选人推荐委员会共推荐了四名候选人,曹国亲自对这四人逐一进行了面谈,重点考察了他们对我们当时认为最重要的检察改革的态度和意愿。最终,曹国会见了所有四人后得出的结论是,除了尹锡悦,其他三名候选人都明确表示反对检察改革。于是,我们将候选人范围缩小至两人进行最终考量。 (尹锡悦之外的)另一名候选人与曹国同一时期就读于大学,且在本届政府中担任过检察机关高层职务,与曹国关系良好,沟通也很顺畅。但遗憾的是,这位候选人明确表示,作为检察官,他无法支持检察改革。然而,当时我和曹国都对检察改革充满信念,甚至可以说是过于执着,尽管存在不便,但最终仍然选择了尹锡悦。但正是这一决定,引发了此后诸多事件,因此,我至今仍深感后悔”。
2019年7月25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向当时的新任检察总长、候任总统尹锡悦颁发任命状后,前往座谈会现场。 韩联社
在正式采访结束后的自由对话中,文在寅提到前祖国革新党党首曹国是他“最痛心的存在”,并表示“无尽的歉意”。他还补充道,“曹国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尽管他与另一位检察总长候选人关系很好,但仍未推荐那位候选人,仅因其对检察改革态度消极。如果当时曹国推荐了那位候选人,我一定会选择他。但曹国并没有这么做。”
被文在寅反复提及的曹国是韩国最知名的“江南民主派”,出身优渥,学业顺畅,却坚持左倾立场,积极参加学运,与“人权一代”是亦师亦友亦同志的传承关系。加上其人外貌儒雅清俊,在保守党票仓的“江南大妈”之中也有不小的号召力,是各个政治阵营都希望争取的新星。
尹锡悦上台后就穷追猛打,掀起了“曹国事件” 韩联社
文在寅任内,曹国官拜法务部长,主导司法改革,但受到保守党的政治狙击,狼狈辞职,本来只想彻底告别政坛,回到高校当一个人气教授,结果尹锡悦上台之后为了搞倒文在寅,对着曹国穷追猛打,差点成功把曹国送进监狱。
尹锡悦这么做,也激得曹国为了自保,自任党魁组成“祖国革新党”,党名和“曹国革新党”在谚文中的写法完全一样。这样一个2024年2月组建的小党,在4月的国会选举中就取得12个议席。曹国温和、儒雅、包容、专业的形象,本来就是潜在大选热门,一直不露头,是因为形势一直不明朗,现在文在寅公开“加持”,几乎可以看做民主阵营公开了“B计划”,开始为大选“夺回政权”启动攻势。
之所以说是B计划,是因为民主党经过长期的高强度斗争,内部也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矛盾,“储君”A计划李在明并不一定能走到最后。
2月12日,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实际领导人、院内代表权性东,批评在野的共同民主党党魁李在明是“韩国政局混乱、国家危机、宪政秩序被破坏的罪魁祸首”。但批评的矛头局限于李在明的派阀而不是共同民主党,而亲保守党的“保守三报”也都迅速发表评论,除了附和权性东之外,均指出李在明的支持率瓶颈在40%,并无把握赢得大选。
这一系列指责虽然是纯粹的政治文宣,但40%就见顶的支持率数据却是实打实的“软肋”,要知道文在寅执政末期,内政外交被疫情冲击得千疮百孔时,其支持率都有40%。
文在寅在采访中当然维护了李在明的“储君”权威,他认为尹锡悦必定下台,指明共同民主党下一个任务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在提前大选中夺回政权。而且“这是民主党当前肩负的一项历史使命”。所以,他特意表示“我想对李在明强调,民主党若要赢得胜利,就必须展现出更具包容性、更广泛的延展性。在扩大影响力之后,民主党还需将这种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团结的最终局面。然而,目前党内某些声音总是对特定行动或竞争加以批评,甚至视之为分裂并排斥,这种做法是极其不妥的。它只会使民主党的发展空间更加狭隘。”
而文在寅在自由谈话中进一步表示,“目前党内似乎已经没有人能与李在明竞争了吧?正因如此,民主党更需要扩大其影响力。春节假期时我对前来拜访的李在明也表达了这样的看法。他对此完全认同,但似乎他身边有些立场较为强硬的人”。
这一明确的提醒,甚至是警示,已经不是在“术”的层面进行敲打,而是从“道”的高度,认为李的团队,可能在未来担当韩国内阁幕僚的人之中,出现了必须解决的思想问题。
文在寅春节期间上传到社交媒体的拜年照
在韩美同盟、特朗普是否会会见金正恩等问题上,文在寅的回答不过不失,但也乏善可陈。毕竟作为前总统,不宜涉入国政运营太深。
而另一部分刺激文在寅出来发言的动因,则可能是他发现“归隐林泉”只能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文在寅有一儿一女,均已成人多年。儿子文俊勇远离政治,学习艺术,在文在寅竞选、担任总统期间,均多次陷入保守党的攻讦甚至诬陷,虽然最后全身而退,但一举一动仍然在政治对手的放大镜下。
文的女儿文多惠则更为高调,除在竞选期间多次携子参加拉票互动之外,文在寅的卸任艺术展、退休后开设的书店均是她的主意,文在寅活跃的社交媒体活动,据说也有文多惠的功劳。
尹锡悦与子女在一起
结果证明,对有名无势的政治人物子女来说,高调不是什么好事。2月5日,韩国首尔西部地方检察厅刑事2部对涉嫌违反《道路交通法》和《公众卫生管理法》的文多惠提起公诉,但不提请批捕。控方称文多惠2024年10月5日凌晨驾车变道时与一辆出租车相撞。事发当时,文多惠血液酒精浓度为0.149%,严重超过吊销驾照标准(0.08%)。她还涉嫌非法出租其名下位于首尔和济州的三处房屋。
而且她的丈夫也曾经因为入职航空公司存在可能的“照顾”,且受照顾期间,夫妻俩还在接受文在寅老两口的资助,已经给她父亲找了一轮麻烦,这次又阴沟翻船,估计又要折腾一番。对于文在寅来说,可怕的不是女儿如果违法受到应有的处罚,而是家人永远生活在政治对手的瞄准镜里,永无宁日。改革畸形的检察权,让司法和政治彻底脱钩,是救人,救国,也是救己。
2月11日,在位于首尔的国会大楼,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鞭权性东发表党团代表演讲。 韩联社
执政党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放弃手中的利剑。为了不伤害民意,同时还能保护手中的检察权,执政党通过党鞭权性东表示,“修宪才是解决当前政治危机的根本之策,我们要考虑建立一个能够分散‘帝王式’总统权力、限制议会滥权的机制。为此提议修改《公职选举法》,以及一并举行总统选举、国会议员选举和地方政府各级领导选举等方案。”这一安排,明显是想用限制总统权力做障眼法,消耗国会当中在野党的政治资源,好暗中保全检察厅的现有结构。
韩国现有宪法框架经过几轮修改,总统权力已经严重受限,进一步削权无非是让吉祥物更像吉祥物。韩国的社会撕裂根源在金字塔尖,却不在总统这个金字塔尖上的装饰品。现在各方政治势力蠢蠢欲动,更像是在宪法法院明面上5:3的政治倾向分布之下,心中默默宣判尹锡悦出局之后,对即将掀起的权斗高潮的热身。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