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2月13日讯,今日科创板早报主要内容有:国台办回应美方威胁对芯片半导体课征高关税;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已从京东下架;沪硅产业子公司签订10.54亿元采购框架合同;成大生物实际控制人拟发生变更,股票复牌。
《科创板日报》主播小K为您播报。
【市场动态】
国台办回应美方威胁对芯片半导体课征高关税
国台办12日上午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表示将对电脑芯片、半导体进口课征高关税,并再度称98%的芯片生意都跑到台湾,希望这些产业回到美国。民进党当局称将提出4项“应对措施”,“强化台美产业合作”。对此有何评论?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美国有关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再次证明美国永远奉行“美国利益优先”。事实一再证明,民进党当局“倚美”越多,害台越深。所谓“应对措施”不过是“卖台媚美”,只会损害台湾产业发展的根基,牺牲台湾民众的利益福祉。
OpenAI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发布GPT-4.5模型 未来将推出整合多项技术的GPT-5
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宣布,OpenAI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名为GPT-5的模型,该模型将整合OpenAI的大量技术,包括o3,并应用于聊天机器人ChatGPT以及API平台。因此,OpenAI不再计划将o3作为独立模型发布。根据奥尔特曼的帖文,在GPT-5推出之前,OpenAI计划在未来几周内先发布GPT-4.5模型,代号为 “Orion”。奥尔特曼称,这将是OpenAI最后一个“非思维链模型”。与o3及OpenAI其他推理模型不同,非思维链模型在数学和物理等领域往往不太可靠。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2.73% 阿里巴巴股价创2022年7月以来新高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2.73%,创去年10月8日以来收盘新高。阿里巴巴涨近5%,股价创2022年7月以来新高。向上融科涨近12%,富途控股涨逾9%,哔哩哔哩涨超6%,理想汽车、蔚来、百度涨超4%,小鹏汽车、网易涨逾3%。
合肥:2025年将持续提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三大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能级
合肥市2月11日在当地召开的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暨重点项目推进会上提出,合肥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是在因地制宜上下功夫,合肥要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体现自身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合肥将持续提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三大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能级,力争新能源汽车、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跻身新的国家级产业集群。产业规模方面,合肥力争新能源汽车产业营收规模突破5000亿元、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产业集。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已从京东下架
宇树科技的人形智能机器人G1一度上架京东,售价为9.9万一台,预计45天交付。目前,该产品已从京东平台下架。产品页面显示,该人形机器人型号为G1-001,使用场景为娱乐陪伴,续航时间2—4小时。一台G1体重约35千克,身高127厘米,有3指力控灵巧手,23至43个关节电机,配备3D激光雷达等。目前G1产品的保修期为8个月。客服表示,这款产品于2月11日上线平台,并称目前不再面向个人进行销售,可以拨打宇树科技官方电话对接销售人员。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从知情人士方面了解,宇树目前没有完成新的融资,股东的变动,是原宇树老股东自己的变动,新股东为转股进入。宇树近期也不会新开融资。
【公司面面观】
沪硅产业:子公司签订10.54亿元采购框架合同
沪硅产业公告称,子公司上海新昇及其控股子公司新昇晶睿、晋科硅材料拟与供应商鑫华半导体签订电子级多晶硅采购框架合同。合同有效期为5年,自2025年1月1日起至2029年12月31日止。2025年至2029年,买方向卖方采购电子级多晶硅产品的数量及价格,合同总金额预计为人民币10.54亿元(含税)。
天准科技: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9亿元
天准科技公告称,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9亿元,用于工业视觉装备及精密测量仪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半导体量测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智能驾驶及具身智能控制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成大生物:公司实际控制人拟发生变更 股票复牌
成大生物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拟由辽宁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经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2月13日(星期四)开市起复牌。
20CM6连板青云科技:股东嘉兴蓝驰和天津蓝驰2月6日-2月11日合计减持1.3%公司股份
青云科技公告称,股东嘉兴蓝驰、天津蓝驰于2025年2月6日-2025年2月11日合计减持1.3%股份。减持后,嘉兴蓝驰、天津蓝驰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365.52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7.65%,不触及要约收购,且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科技前沿】
超导量子比特实现全光学读取 为架设量子计算网络奠定基础
奥地利科学技术研究所(ISTA)物理学家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了关键性进展:实现了超导量子比特的全光学读取。这一成果不仅为增加可用于计算的量子比特数量铺平道路,还为架设基于光纤连接、可在室温下运行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网络奠定了基础。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的《自然·物理学》杂志上。
国际团队检测到迄今最高能中微子
欧洲立方千米中微子望远镜(KM3NeT)合作项目团队在11日《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检测到了迄今能量最高的宇宙中微子,其能量估计比此前检测到的任何中微子高约30倍。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粒子来自银河系之外,但其准确来源尚不明确。
超薄太赫兹电磁波吸收器面世
太赫兹波有望成为第六代(6G)移动通信网络的载波。不过,为提高信号传输精度,需要吸收器消除噪音干扰。日本东京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迄今最薄的电磁波吸收器,其能吸收0.1—1太赫兹频率范围内的波。这一成果有望促进6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ACS应用材料与界面》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