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当阳博物馆,对位于当阳市坝陵辖区的晏坡墓地进行考古发掘,使埋藏在地下2300多年的车马坑得以重见天日。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当阳晏坡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东周时期和汉代墓葬23座,出土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各类文物近百件。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一座楚国车马坑,但与之前发现的楚国车马坑不同的是,迄今考古发现的楚国车马坑多属于楚国高等级贵族墓葬的附葬坑,身份大多属于楚国国君、封君或者高级官吏,而晏坡一号车马坑的墓主身份则为元士。

据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晏坡墓地发掘领队、研究员胡刚介绍,此次发现的是三辆车、两匹马,为我们今后探讨整个楚国的墓地的布局,特别是楚国车马埋葬制度增添了新的材料。


晏坡一号车马坑总长9.3米、宽3.9米、深1.4米,坑内横置3车2马。车马排列方式为马东舆西,双马顺向摆放在车辕之下,其中二号车为主车,车上铜饰较多,种类有车軎、衡末饰、轭首饰、马衔、三连环、单环以及壁插等,数量近20件。

“像低等级的这种贵族墓葬,它的车马坑形制,我们过去发现得很少。像我们这样保存比较好的,基本上没有,在省内算是第一次发现。”胡刚说。

此次发掘为研究楚国墓葬制度特别是车马埋葬制度增添了新材料,也将极大丰富楚文化内涵,让荆楚文化资源在保护中利用、在活化中传承。

(图文来源于“湖北文物”,侵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