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
有网友发视频称
上午11时左右
浙江绍兴吼山风景区寿宁寺发生火灾
当地消防称
目前火情已扑灭
初查系寺庙的幡着火引燃庙顶
因幡上有油导致烟雾较大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寺庙常年香火不断
每当节假日到来
便会有更多的信众烧香拜佛
烧香过程极易产生火苗
因此,寺庙的消防工作格外重要
时时需要做到“防火于未燃”
寺庙消防安全风险突出体现
01
一是“易起火”
寺庙多为木质结构,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燃蜡、点灯和焚香部位多,电气线路私拉乱接多,特别是在高寒地区僧室内,使用大功率电器取暖,做饭且堆放易燃可燃物品多,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
02
二是“易蔓延”
寺庙建筑之间往往紧密相连,无防火间距和自动消防设施,消防水源难以保障,极易导致火烧连营。
03
三是易造成“严重损失”
部分寺庙为文物保护单位,其存放的经书、画像、雕刻以及建筑本身就是珍贵的文物,价值难以估量。此外,寺庙人员众多,僧舍常年拥挤。宗教活动举办期间,信众、香客大量聚集,发生火灾后难以疏散,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保护寺庙消防安全应做到
1、长明灯、油灯、香炉等要防止倾倒,要远离经幡、经书等可燃物,要放置在不燃材料桌面(地面)上或铺盖有金属薄板的供桌上。
2、点烛、烧香、焚纸、燃放鞭炮等用火,应在室外固定位置,并有专人负责看管。
3、火炉要远离衣服、家具、木材等可燃物,要注意有人员看守,做到人走火熄。
4、烟囱要远离木头、柴垛等可燃物,防止高温或者火星飞溅引发火灾。
5、不要随意倾倒柴火、香炉的废渣,防止死灰复燃引发火灾。
6、汽油、柴油等属于易燃易爆物,极易引起大火,严禁私自存储。
文物古建筑是文明的符号、历史的见证
它们能够承受千年的沧桑岁月
却也是脆弱的
一旦发生火灾
便会造成无法预估的损坏
让我们文明出游
自觉保护文物古建筑
(图文来源于“广东台今日关注、苍南消防、山东消防”,侵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