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所有人都不懂,为何申公豹对太乙真人心有恨意,为何一定要去争昆仑十二金仙的名额。

人们以为,申公豹狭隘,斤斤计较,会耍奸计调换灵珠与魔丸,皆是因为他性本恶。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看到申公豹见到百年未曾见面的弟弟申公豹时,瞬间从严肃变得温柔,语气降低带着惊喜,将他百年来好不容易才积攒到的六颗仙丹交给申小豹,才明白,申公豹并不是生来就是恶人。

他背负着家族的期待,他内心里时刻紧绷,一定要将自己做到最好,才能不让家人失望。

父亲因为申公豹进了玉虚宫,成为妖族教育的榜样,申小豹一直以哥哥为傲。申公豹,不得不逼着自己努力再努力,一直向上爬。

申公豹的经历,折射着同样背负着家族希望的敖丙,内心有多压抑与无奈。

看到申小豹死后,申公豹选择救了李靖夫妇与海夜叉,孤身一人大战三龙,才明白,帅得“哇”声一片的龙王,为何会在最后一刻,放手敖丙。

家族的期待会变成执念,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发展

申以豹的形象,一直是一丝不苟。

无论任何时候,都能看到他将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穿着得体,总喜欢将手放在身后,身体挺得笔直。

他是村里唯一进入玉虚宫的人,他希望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不负家人期待。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要让家人放心,不能让家人失望,变成了执念,纠缠里申公豹的内心。

敖丙的师傅是申公豹。

申正道严格对待申公豹,认为这样才对孩子的发展。这种方式,被申公豹延用到敖丙身上。

敖丙每天都会修炼,并且要向龙王敖光与师傅申公豹汇报。

从敖丙降世开始,他就知道,自己背负着整个龙族脱离炼狱的期待。

从敖丙时不时紧锁的眉头可以看出,他内心有过恐惧与挣扎。

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实现龙王与师傅的愿望。

家人对孩子的期待过大,无形中会束缚孩子的身心,让他无法自由地生长。

申公豹一心想修道成仙,敖丙一心想振兴龙族。执念无时无刻都在提醒他们,他们背负着家族的希望前行。

执念过深,会迷失自我,失去本我

申公豹百年来,未曾回过家。

为什么他不回家呢?因为他辛辛苦苦进入玉虚宫,却未曾谋得一官半职。

之前在无理仙翁手下做事,都是一些脏活累活,是捉妖炼仙丹、栽赃嫁祸等见不得人的事。他无法将这些事与家人说。

他只想通过勤勉修炼,得到元始天尊的重视,然后得到十二金仙的名位。

只有跻身十二金仙,申公豹才算是名正言顺地为家族争了光。

申公豹一刻都不松懈,每日修炼。执念也使他铤而走险地调换了灵珠与魔丸,使本应为灵珠降世的哪吒,变成魔丸降世。

敖丙为灵珠降世,按道理,他本性善良。

龙王与申公豹不断地灌输观念给敖丙,让他一定要趁哪吒成魔失智时,成为救世主,真正成为灵珠。

敖丙心里是迷惑的,他见过哪吒。如果不是因为申公豹告诉哪吒他的身世真相,哪吒也不会念动咒语,失去自控力成魔。

敖丙只想报哪吒的救命之恩,将他的父亲救下来,也让乾坤圈重新回到哪吒身上。

却因为救李靖,敖丙身份曝光。

在申公豹的不断施压之下,敖丙不得不为龙龙族脱离炼狱作出选择,他施法打算活埋陈塘关。

内心的执念,常常会让一个迷失自我。他不能为了自己而活。

敖光反省教育方式,放手敖丙

申公豹的父亲被无量仙翁的捉妖队捉走,弟弟被鹿童一箭射中。

在申小豹告诉申公豹,父亲的手是被哪吒弄断时,申公豹却能在巨大的悲痛之下,作出判断,亲人的遭遇都是无量仙翁造成的。

申公豹失去亲人后万念俱灰,选择一跃而起,大战三龙。

敖丙则因为善良被哪吒激活,选择与哪吒一起对抗天劫咒,失去了肉身。

敖丙的肉身,因为申公豹带人来攻打陈塘关时,挡了三龙的攻击而破坏,只能再次重塑。

龙王敖光看到奄奄一息的敖丙,才惊觉,自己让儿子承受了太多压力。此刻,他只想敖丙能好好地活着。这是他第一次反思。

哪吒与敖丙一起,破掉天元鼎,与无量仙翁大战,龙族胜利。

敖光本来想带着敖丙远离是非之地,当看到敖丙郁郁寡欢时,他才懂,自己又束缚了儿子。

他终于放手敖丙。他反省自己的教育之路,发现用自己的经验来控制敖丙要走的路,是不对的。

他对敖丙说:“父王知道,一旦决定的事,你始终会去做。儿啊,以前父王让你肩负了太多的期望,却不曾倾听你的想法。父王对不起你。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为你谋个幸福。但现在看来,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你去闯。今后,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吧。”

敖光终于放手敖丙,让他走自己想走的路。

原来,龙王敖光,不仅帅,还是一个会反思的好父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