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医疗保障质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扩大高校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巩固提高高校学生医疗保障水平”“加强高校学生多元医疗保障”以及“做好高校学生基本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等4个方面举措。

  事实上,国家早已将高校学生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同地区、不同高校间的学生参保率参差不齐。此外,还存在保障水平不够高、衔接不够等问题。此次《通知》正是针对这些短板,提出通过各类保障资源的集成协同,推动医疗保障的全覆盖,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医保待遇水平,以更好地满足高校学生的健康需求。《通知》不仅关注覆盖面的扩大,而且还针对大学生参保中存在的问题细化了解决的机制和措施,这也是我国基本医保制度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体现,彰显了提高高校学生医疗保障质量的坚定决心。

  在具体措施上,《通知》明确提出,扩大高校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并畅通线上线下缴费渠道,提升医保参保便利性。提高医保待遇,巩固住院保障,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门诊保障能力,降低高校学生的医疗费用负担。完善多元保障体系,鼓励高校为困难学生提供参保资助,并支持商业保险机构推出面向学生群体的健康保险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推进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指导高校学生在异地就医备案,实现医保费用直接结算,减少医疗报销的复杂性。这些举措的出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为高校学生的健康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体系。

  要让这些政策发挥最大效能,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构建完善的高校医疗保障体系。各级医保部门应加强统筹,确保政策执行到位。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新媒体、校园公告等方式,向学生普及医保政策,让他们充分了解参保的必要性和好处。特别是针对新生入学阶段,应将医保政策纳入入学须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参保,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参保盲区。

  学校可以通过简化缴费流程、开设线上参保窗口、设置医保咨询专线等方式,提升参保便利性。同时,针对经济困难学生,高校要主动排查未参保学生情况,确保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能够及时得到帮助,避免因费用问题错失医疗保障。

  此外,医疗机构与保险机构也应积极参与,共同完善高校医疗保障体系。高校附属医院、校内医务室应优化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学生的就医体验。同时,商业保险机构可结合高校学生的需求,推出补充医疗保险,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的医疗保障水平,构建更加立体的医疗保障网络。

  (作者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所长、湖南省教育战略研究中心智库理事)

《中国教育报》2025年02月13日 第02版

作者:盛正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