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根据投票结果,10个项目入围终评。由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发掘的济南市莱芜区田庄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入围终评名单。田庄遗址是莱芜区首次发现的齐文化遗址,填补了莱芜地区甚至泰沂山区齐文化的发展、研究以及有关当地东周时期手工业文化研究的空白。
2月11日,记者采访了田庄遗址考古领队何利,请他详解田庄遗址考古背后的故事。
“考古前置”下的“双赢”
济南市在全省率先推出《关于国有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后,全市国有建设用地均实行“先考古,后土地供应”的前置举措,以确保工程建设环节不会再对文物造成破坏,从源头有效保证文物安全。何利表示,田庄遗址的考古发掘是“考古前置”实施以来较为成功的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双赢”的典型案例。
田庄遗址位于莱芜区口镇街道,莱城大道与汇河大道交界处。西距嬴汶河3.4公里,东距方下河1.7公里。经前期考古勘探确认,田庄遗址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南北长约127米,东西宽约105米,面积约13274平方米,属于“前置”过程中新发现的东周时期聚落遗址。
田庄遗址发掘区航拍图
何利介绍,田庄遗址是在2023年2月在配合济南市“考古前置”调查时发现的,根据前期调查结果,考古部门制定了详细的文物保护勘探方案。同年5月至7月进行了考古勘探,发现了一处面积约13274平方米的东周时期遗址。“为了在保护文物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建设,根据工地用地范围及遗址保存实际情况,多次调整文物保护方案,拟于遗址西缘进行考古发掘,其他区域实施原址保护。2024年5月至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项目占压区域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同时对整个遗址周边地区相关遗址进行了实地探察,以便进行后期持续性调查。”
一处有组织、有规划的石器生产作坊
何利表示,此次发掘区位于整个遗址西部,发掘面积1050余平方米,发现灰坑、灰沟、水井、窑、灶、墓葬200余个遗迹。其中灰坑190余个、灰沟3条、井7口,大部分遗迹均围绕灰沟和水井分布,从考古发掘情况来看,这里应该是战国时期一处有组织、有规划的石器作坊。
遗址中堆积的石料
如其中一个灰坑内两层填土均经人为筛选、淘洗,推测应该是存储于坑内待用、用以磨制石器的取沙坑。
发现的三条灰沟,走向与遗址边缘接近。平面呈不规则条状,深度基本在10—40cm左右。填土为黄褐色淤沙粘土,土质疏松。其中一条内发现大量银灰岩石料以及石器废料,应为堆砌石器废料的沟渠。
发掘的7口水井,井内分层明显,部分分层处内含较多红烧土颗粒,深约5米左右。水井附近集中分布含沙量较多的灰坑,应为石器加工的取水坑。
另外,发掘出土较完整或可修复器物有150余件(组),以石器为主,包括石斧、石锛等多种,而且包括成品、半成品,以及石料、废料等类别。工地还出土有较多银灰岩的自然剥片,大部分未发现有使用痕迹。
遗址中出土的石斧和石锛
何利表示,综合水井、灰坑等遗迹分布及出土石器、石料、沙土等推测,该遗址应为石器制作场地,发掘区位于遗址边缘,为石料的废弃区。东周统治者重视青铜器、铁器、骨器的制造,忽视对石器的生产与改进,不在城邑内设置制作石器的小型作坊。田庄遗址中出土的石器有打制的大石锤、琢制的小石锤、粗磨与细磨并用的双磨面磨石等具备石器加工作坊的基本要素。另经实地考察发现,这些石料与考古工地东南2公里处的白石岭原料相似。而考古人员在距离工地西北4.5公里处的嬴城遗址,调查发现与该遗址同时期同形制的陶器、石器等标本,因此可以推断田庄遗址或为服务于嬴城遗址的石器生产手工作坊。
莱芜区首次发现的齐文化遗址
何利说,田庄遗址发现的遗存较为丰富,时代均为战国中晚期,且与水井、沟、灶等遗迹集中分布。遗物包括生产和生活用具,种类有陶器、石器、铁器等,完整器中石器居多。陶器主要以日常饮食具、炊具等实用器皿为主,包括各型罐、盂、豆、甑等。如绳纹的罐、宽沿盆、圜底釜、浅腹折盘豆、深腹豆等。陶片改成的纺轮较多,器底发现较少,且有加工成盖现象。此外,田庄遗址还出土少量树木纹饰瓦当,残缺不全,在邻近地区均有所发现,与临淄齐故城出土树木纹相似。结合遗址其他出土器物,初步推测该遗址属于东周时期,齐文化特征明显。
田庄遗址西北部5公里处为嬴城遗址。《春秋·桓公三年》中记载:“公会齐侯于嬴。”《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写道:“嬴县,春秋齐邑,秦置县。治今山东莱芜市西北。”另文献记载,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发生了著名的长勺之战,鲁庄公败齐师于长勺,长勺就在如今的济南市莱芜区东北杓山一带。何利表示,结合文献对比我们可以知道,东周时期,遗址所在区域已属齐文化分布区域,田庄遗址的考古发掘,实证了文献记载。
何利表示,作为莱芜地区首次发现的齐文化遗址,田庄遗址的发掘揭露了一批重要的文化遗存。同时,在此发现的齐文化特征明显的半圆形树木纹饰瓦当,与同时期临淄等地齐文化遗址出土的瓦当汉代砖瓦形制相似。尤其是文化堆积中出土了较多石器、陶器等遗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这对研究莱芜地区东周时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填补了莱芜地区甚至泰沂山区齐文化的发展、研究以及有关当地东周时期手工业文化的空白。
何利表示,下一步,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将在嬴城遗址周边进行全方位的区域考古调查,相信一定会有更多令人惊喜的发现
本文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今日信息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