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日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再度联手炒作,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日本首相石破茂访华期间,与美国发布的联合声明中,涉及钓鱼岛的内容明显违反了“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这一举动无疑给刚刚有所回暖的中日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更令人瞩目的是,中方随后在钓鱼岛周边撤走了之前设置的浮标,这一行为迅速成为日媒关注的焦点。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然而,日本方面对钓鱼岛的觊觎之心从未消减,甚至不惜拉上美国对华施压,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也对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
在此次美日联合声明中,双方明确提到《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将适用于钓鱼岛,并坚决反对旨在“破坏日本对该列岛和平管理”的任何行动。这一表述无疑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挑衅,也是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公然践踏。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认为这种行径严重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不利于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
就在美日联合声明发布后不久,日本海上保安厅突然发布通告,称中国已经撤走了在钓鱼岛周边设置的浮标。这一消息迅速在日本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部分日媒甚至开始解读称,中方主动拆除钓鱼岛浮标或许是基于日中关系改善的趋势。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中方在钓鱼岛设置浮标的举动,原本是为了进行科学观测和水文气象研究,这是中方在相关海域的合法行为。早在中方设置浮标之初,就遭到了日本方面的强烈抗议。日方声称这些浮标被放置在了所谓的“日本专属经济区”内,但中日海域并未划界,因此中方从未接受所谓“专属经济区”的说法。此次撤走浮标,也完全是基于科学观测的实际需要,而非受到任何外部因素的影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回应此事时明确指出,有关浮标已完成其在原站位的作业任务,根据科学观测实际需要,中方有关单位对其实施了自主性、技术性调整。这一回应不仅澄清了事实真相,也向外界传递出两个重要信号:一是中方在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的合法行动不会受到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扰和阻挠;二是中方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
此外,中方还强调,在有关海域布设水文气象观测浮标符合中国国内法和国际法。中方认为,任何国家都应该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得干涉他国内政,更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对于美日联合声明中涉及中国的消极动向,中方已经通过外交渠道向日方提出了严正交涉,表达了严重关切和强烈不满。中方认为,美日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联手炒作不仅损害了中方的核心利益,也对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阻碍。中方敦促美日两国切实尊重中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停止一切损害中方利益的行为,为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