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有175名将军被授予了中将军衔。他们中绝大部分以英勇善战见长,都是前线指挥作战的重要高级指挥员,但其中也有少数人则略显不同,他们在后勤工作方面很有一套办法,邱会作将军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与此时的辉煌相比,他晚年的人生却非常坎坷,不仅遭到了批斗,还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成了某集团的主犯之一。
而他之所以和林彪走得比较亲近,原因很复杂,这既有革命战争年代的战友情,也更有林彪在关键时刻的救命之恩。
邱会作的老家是江西省兴国县,这也是著名的将军县。他出身贫寒,15岁时参加地方武装,不久后成为了一名小红军战士。
他从通信员开始干起,不断积累战斗经验,到17岁的时候,就成为了红五军团的宣传队长。红军走到哪里,他们就宣传到哪里,积极招募更多人加入到红军队伍中。
几年后,他被提拔为军委总供给部的总支书记,开始和后勤工作结缘。没想到自此之后,他就长期担任了后勤干部,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跟着大部队走完了长征路,经历了艰难险阻,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在1937年全面抗战打响后,他被提拔为军委供给部的副部长,成为了部队的“大管家”之一。
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安排邱会作到东北工作,配合林彪和罗荣桓稳定东北大局,因为他后勤组织工作能力很强,所以得到了林彪的器重。到1947年的时候,他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的政委。
在8纵政委任上,邱会作可以说是尽显才能,也藉由此获得了黄永胜、丁盛、林彪等人的充分信任。
一如一次战争中,面临炮弹落在身旁邱会作临危不惧(幸亏是臭弹)观察到战况,急令士兵展开反击;又如邱会作八纵与廖耀湘兵团交战中,他亲自持枪入阵;长春战役中,他率部苦战一天一夜,期间被林彪痛斥,于是他下令把部队的一个连长给毙了,督促全军奋勇作战,不能有任何畏敌情绪,最终攻克。
到1949年春,东野8纵被编为解放军第45军,他出任45军政委。
建国后,邱会作先后担任了第15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南军区政治部第二副主任、总后勤部副部长等职。
1957年,周恩来曾邀请他担任财经工作高官,但他却选择直言谢绝——“我不想脱军装”。
1959年10月,他出任总后勤部部长。当时正逢国家困难时期,他号召各部队开荒种地,养猪种菜,克服重重困难,不仅保证了部队的粮食供应,还给国库上缴了20亿农业收入。毛主席得知后十分高兴,称赞他能力强,亲自给林彪回信,要求全国各行各业不仅要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还能从事农副业生产。于是邱会作一口气当了12年的总后勤部部长。
时间到了1967年1月,邱会作遭到了批斗——被指控生活作风不好等问题,期间被打得遍体鳞伤,多次昏厥,性命垂危。
关键时刻,林彪得知此事,派叶群把邱会作接到西山保护了起来。
事后,聂荣臻、叶剑英和刘伯承去看望他,刘伯承一只手拄着拐杖,一只手抚摸邱会作的伤口,无奈的说:“我眼睛看不见,让我摸摸你啊!”
正是因为林彪的救命之恩,邱会作后来坚定的跟着林彪走,最终成了某集团的主犯,被判了有期徒刑,2002年,他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