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内核
决定着文化影响力
决定着城市的形象
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
“文化名城”是漳州的精神内核
当我们把目光瞄准“现代化”“滨海”的时候,回望来时路就会发现,文脉是一条河,由“过去”经“现在”流向“未来”,成为持续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
精神力量与城市发展,总在相互赋能中走向深融。当GDP突破6000亿元之后,我们更有必要用一种“主场心态”来审视漳州。城市的魅力在于那些看不见的力量,是它们活化了城市的文脉,为城市输入新力,让城市枝繁叶茂。
精神内核,虽为“内”,影响力却又时时刻刻由内向外发散。近期,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以其极致算力,为不少城市勾勒出“云端”的大数据画像。在DeepSeek看来,漳州“充满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所推荐的“菜单”里既有漳州美食、温泉、云水谣古镇、东山岛等“诗和远方”,更不乏漳州古城、漳州非遗、龙海月港等“文化意象”。DeepSeek的回答,虽未出现“田园都市 文化名城”的字眼,但它的知识图谱却稳稳扣住了这八个字的“密码”。
精神内核,必须“硬核”起来。历史是城市的记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发展中传承和保护,才能让“文化名城”焕发永久的活力。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迫切需要我们更加注重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特别是要适应当下的表达方式,用最贴近人心的叙事,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使得城市文化活起来、动起来,不断提升文化影响力,打造现代化滨海城市的靓丽名片。
有人说,经济的不断发展,可以使城市变得强大;精神内核的塑造,则必将使城市变得伟大。
读懂漳州
便不能只识山水、只辨风物
更要读昨日之事
看今日之举,望所赴之约
共同见证
“田园都市 文化名城”的化蝶之旅
《闽南日报》2025年2月12日1版
建设“田园都市 文化名城”系列评论①
在碰撞交融中,漳州迈向“文化名城”
“田园都市 文化名城”,这八个字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过去,我们所理解的“田园都市”,指向城市之形,是在城市规划建设层面上、融田园于都市的一场生态实践。经过多年努力,漳州已形成了“一城花海半城湖”的格局,城在林中、林在花中,出门可见景、处处是公园,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的时代要求下,今日的“田园都市”,已不局限于城市的建设,而有了更为深刻的意象内涵。
“田园”不仅指农田和有形的山水原野,更指向其中蕴含的传统“耕读”文化;
“都市”也不单单指向高楼大厦,而是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高度融合的人口聚集区,代表着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意象。
“田园”与“都市”
分别代表传统与现代
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意象
在漳州平原上
经过长期的碰撞交融
从而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征
在城市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如南洋“五脚基”与传统“燕尾脊”共存于一条古街、一座古城;如源于中原的关帝信俗,在东山“临海听风”后又远渡重洋,在东南亚开枝散叶。这种碰撞交融,也塑造了漳州人的性格——既有“欢喜就好”的质朴豁达,又有“爱拼会赢”的海商特质。
从建筑风格的多样共存到宗教文化的和谐交融,再到生活状态的多元展现,“田园”与“都市”在漳州汇聚,如海洋中的冷暖流交汇,激荡起丰富的养分,为文化名城的“渔获满舱”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笔者认为,这种“冲突美学”所带来的,恰恰是漳州“文化名城”的“名”之所在。
早在三十多年前,漳州已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然而在全国上百座历史文化名城中,漳州何以脱颖而出?如论厚重、论古韵,漳州不及诸多古都古郡。我们不能泛泛地谈“历史文化”,而必须在大框架中找出城与城的差异,进而把“名城”的招牌擦得更亮。从这个意义上说,“田园都市”恰恰是漳州“文化名城”的特色注脚。
《闽南日报》2025年2月5日1版
建设“田园都市 文化名城”系列评论②
这八个字,“爱我漳州”的密码
跳出漳州看漳州,“田园都市、文化名城”这八个字,精准勾勒了漳州的“画像”,也是各地游客认可的“最大公约数”。
这个春节,上百万人在漳州古城过大年就是很好的印证。
谁不说俺家乡好。一句“爱我漳州”,始终响亮在我们的耳畔。
“爱我漳州”怎么爱?齐心协力展示好漳州最鲜明的特质,让生长于斯的乡亲骄傲,让远道而来的朋友惊艳。“爱我漳州”,是漳州人对家乡的爱,也是各地游客对漳州的爱。
爱漳州的什么?在都市中享受田园般的慢生活,在文化中感悟名城的新魅力。
了解是爱的前提
读懂“田园都市、文化名城”
便可读懂漳州的形与神
“田园都市”是对资源特色的高度凝练。漳州用好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打造了一座青山环绕、碧水穿城的现代化都市。寓静于动、寓动于静。选择漳州,既能感受田园的静谧,也能享受闹市的繁华。这让漳州在众多城市中独树一帜,聚集了无数向往自然、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目光。“诗与远方”在这里有了更为接地气的表达——“来了不想走,走后还想来”。
“还想来”,除了美景吸引,还因有文化的加持。
南方城市的山水田园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在于风土人情、民俗传承、特色美食等等,这对追求深度体验的新一代游客具有特别的吸引力。拿非遗来说,这几年漳州非遗在一次次长假中大放异彩,特别是这个春节,火爆的人气助推漳州冲上春节非遗热门小城Top10,“文化名城”之名走进了更多人的心里。
“爱我漳州”最深层的爱,就是爱上“文化名城”。从身游漳州、心游漳州到神游漳州,在“文化名城”中打造文与旅融合的大舞台,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更能让漳州在城市交流中扮演起重要角色。
以“田园都市”塑形,用“文化名城”铸魂,这种愉快的结合必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魅力。
“田园都市、文化名城”
既是“爱我漳州”的密码
更是“爱我漳州”的指引
《闽南日报》2025年2月7日1版
来源:闽南日报
您若有什么想法或建议,
欢迎留言交流!
《漳州楼市情报》公众号栏目推荐
责编:漳州楼市情报 整合编辑
免责声明:图文版权归属原作者,文章内容及图片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楼盘信息有效期:发布之日起7天内(面积为建筑面积)
特别说明:各楼盘文章中所涉及学校施教区划分,均以当年教育局公布为准,不做任何承诺。
- End -
微信最新改版
没有“星标”和“在看”
会找不到我们的动态
快把“漳州楼市情报”设个星标
快人一步获得漳州楼市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