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部电影挺精彩的,很多动作戏、大场面、高科技元素,不敢说超越《红海行动》,但起码是同一级别的,尤其是科技这一块儿,又是核潜艇,又是海底基地,又是飞行器,又是机器狗,喜欢这类电影的观众还是看的很过瘾的。但目前的票房和口碑都不尽如人意,个人认为,原因有三:




1、生不逢时,档期不合

春节档期,大家更喜欢看像《哪吒2》、《唐探1900》这样的合家欢电影,因为更欢乐、更有过年氛围。而相比之下,《蛟龙行动》则打打杀杀,很多镜头甚至血腥暴力,并不适合所有年龄层的观众。大过年的,忙碌了一整年的家人们聚在一起,还是更偏好合家欢,对《蛟龙行动》这样的电影可能则会敬而远之。这一现象,早在当年《红海行动》上映的时候,也曾出现过。




2、成也科技,败也科技。

高科技元素是很炫酷很拉风,但也提高了观影门槛,尤其是核潜艇这一专业领域,触及到很多观众的知识盲区,会让人望而却步,从而拉大了电影与观众的距离感。

就比如说潜艇的类型:攻击型、掠影型、小型输送艇;再比如武器的种类:低侵彻弹、鱼雷诱饵、防御性鱼雷、超空炮鱼雷、磁力鱼雷;还有潜艇在海底运行的相关知识,比如跃变层、声纳探测、超导磁流体、声纹……




就我个人来讲,我是很喜欢这些武器方面的元素,尤其是开场蛟龙小队使用飞行器潜入到深蓝三号的段落,就像钢铁侠一般,好威猛啊!

但是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些专业知识听起来就很费劲,电影节奏又快,线索和事件又多,一会是潜艇对战,一会是蛟龙小队的行动,可能会令观影过程很辛苦很吃力,跟不上电影推进的速度。

3、队员人物性格模糊,缺乏记忆点




《蛟龙行动》的主角是蛟龙小队,虽然是个群戏,但每个小队成员也应该有鲜明的人物性格。但在本片中,除了黄轩饰演的队长、杜江饰演的副队长还算性格突出、让人记忆深刻外,其他小队成员存在感都很低,只是戏份多少不同,很难从人物性格上进行区分。

比如于适饰演的韩骁,就知道他好像和队长有仇,挺冲的,但这是人物背景,不是性格。

还有蒋璐霞饰演的佟莉,你要是不看名字,没看过第一部《红海行动》,可能都没意识到她是个女人。




其他像韩东君、王彦霖、李九霄、翟宇佳等人饰演的小队成员,你还能想得起来他们在片中的名字吗?

反正我是完全不记得了。

再有一点是个人的私心了,这样一部展现男人阳刚之气的军旅题材电影,怎么没有黄景瑜呢?

此类题材的作品,如果没有黄景瑜,简直就是缺少了点睛之笔。

上一部《红海行动》中,黄景瑜饰演的狙击手顾顺多帅啊!

作者:蓝雨星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