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春节的喜庆与喧嚣,收拾起复杂的心情,牛马开始打起精神进入新一年的打拼。
作为一名77年出生的女性,和大家的感觉一样,这两年钱越来越不好挣了,工作越来越卷,实体经济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
对此我体会最深的是前年五一驱车去四川一个地级市游玩,整座城市没有一点过节的人气,当时为了找一家地道的餐馆,走了几条街,不是未开门,就是门店只做团购不做堂食,最后在一家面馆将就了一顿。
在这种经济大环境下,中年人更是人人自危,特别对于像我一样没有爬上管理岗位的职场老人,说不焦虑是骗人的。
对此多说两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共识?如今在职场做管理的人,特别私营企业,不一定专业能力多强,但一定要会管人,受得了老板的焦虑,再将压力强压给基层员工,要敢于让牛马天天加班还不给加班费,逼得员工个个在背后开骂,基本能做到这种周扒皮的模式,就会赢得老板好评。就算加班是在表演无用功,但看到下班时间工位上还坐满牛马,这种热闹的景象能极大程度安抚老板的焦虑。只要你能敢于给老板提供这种情绪价值,中层的位置基本就坐稳了。
这也是以前我不自量力做领导时的感悟。当时我的老板给我吐槽:我请你来是想你做恶人,我做好人,结果搞反了。
也是这句肺腑之言彻底浇灭了我想当个小领导的全部野心。
如果你也曾辗转多家私营企业,就会发现我说得一点不夸张。做管理的必须强势,会PUA员工,这俨然已经成为中层标配。
言归正传,去年9月,即将年满47岁的我,为了完成一人带娃的艰巨任务,不得已做出决定——辞掉单休且通勤单边一小时的工作,去找一份双休工作。我很幸运,在未辞职前就在离家不远的写字楼找到新的工作。在新公司顺利入职五个月后,我想把这段经历中的四点经验分享给大家。
1
调整心态,相信自己
38岁那年,我曾经从稳定的外企公司辞职,去朋友创业的小公司做管理。随着项目失败被炒鱿鱼,高龄的我陷入事业最低谷。因为之前的职业生涯都是在稳定的单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待着,综合能力上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而工作机会大多是因为人脉水到渠成,鲜有靠自己能力谋到。
因此年过35岁失业,内心迷茫而慌乱。
当时认为自己年龄太大了,既不好意思寻求朋友帮助,又对投简历求职心怀悲观。于是病急乱投医,拿出积蓄小小创业。结果不到一年又宣告失败。
回想那时的自己,败就败在遭遇解聘风波后心态崩了。
而这些年也辗转换了工作,但每每再次求职,心里反而比当初更镇定。
心怀美好能看到美好,心怀希望就能逢山开路、遇水叠桥,这不是玄学而是心理学。如果你此刻正处于失业中,天天对着镜子吼一句:我一定能找到工作!相信自己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2
降薪谋职,和年轻人抢饭碗
中年失业,再度求职,降低薪酬是我们从高龄中突围的筹码。当然,如果你从事的是技术性岗位,比如医生、教师等等越老越吃香的职业,这不在我们讨论范畴。
那么对薪酬应该有怎样的预期呢?首先你得了解自己应聘岗位的市场价,比如,这个岗位招一名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薪资是多少。这基本也是这个岗位薪酬的最下限。那么作为一名职场老人,你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价,但不能高于此岗位薪资上限。
如果你有求职经验应该知道,招聘网站上挂出的薪资上限,往往很多单位都给不到。
降低人力成本是如今大部分公司的共识,但也是这样的共识,让高龄求职者拥有了一定的工作机会。每个公司都想要熟手,不想花费时间成本去培养新人,如果你能自降薪资去发挥余热,在求职过程中还是有竞争力。
3
优化简历,多用数据说话
简历是求职的敲门砖,对于中年求职者而言,更是非常重要。
制作简历时,大家一定要拒绝冗长繁琐的表述,列出重点,多用数据来体现工作成效。在这方面就不要谦虚了,只要是你参与过的项目,哪怕参与的内容很有限,都可以描述成是自己负责的项目。
我见过不少年轻人的简历写得非常精彩,实操时一下现了原形。简历与实际之间的水分有多大,不言而喻。
当然,如果你不擅长用数据总结工作经验,不知道怎样写出一份精彩的简历,求助AI软件吧,豆包和最近很火的deepseek都很好用,会让你事半功倍的。
顺带说一句,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懂得运用各种工具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也是一项刚需的能力。如果你在这方面还很薄弱,赶紧趁到求职期间补下课吧。上述AI软件也能成为这方面的老师。
4
面试中善于提供情绪价值
面试是决定求职成败的关键环节。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形象与情绪价值同样重要。
在形象方面,大家需要选择简洁大方的着装,展现出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精神风貌。发型干净整齐,一扫中年油腻的刻板印象,让自己看起来自信又得体。
而在面试过程中,我相信成年人把握面谈节奏的能力比年轻人更强。这里的把握节奏不是掌握话语权,而是善于为面试官提供情绪价值。特别你面对的是老总或老板,你的善解人意会大大加分。以我求职的经验总结,在了解人性以及说话的情商上,中年人比年轻人更有优势。当然,不能把这种优势演绎成职场老油条的感觉。真诚是必杀技。
眼下有一种认知是年轻人能整顿职场,在这样的舆论呼声中,面对个性的年轻员工,管理者确实更为头痛。相比而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被拿捏得死死的,稳定性比年轻人更强,职场大门也因此特意给中年求职者留了一条缝,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机遇。
总而言之,中年失业再就业,这条路不容易,但也不是一条绝路。以上四点经验,希望能给正在求职或者打算跳槽的同龄朋友一些启发。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就一定能在职业生涯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