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是毛主席和蒋介石的巅峰见面,其实在这之前,老蒋已经邀请了毛主席6次。

1937年8月邀毛泽东赴南京出席国防会议;

1938年7月邀毛泽东赴汉口出席国民参政会一届一次会议;

1938年12月邀毛泽东赴西安会面;

1942年8月再邀毛泽东赴西安会晤;

1944年11月邀毛泽东赴重庆晤面;

1944年12月再邀毛泽东赴重庆见面。

从表面看,老蒋似乎很有诚意,不断地发出邀请!但其实不是这样。毛主席之所以不去,是老蒋的品德太坏了,信不过,有可能就是有去无回的局面。

这六邀,分别是通过张冲、周恩来、赫尔利、王世杰等转达的,而且都是秘密的。蒋介石没什么信用可言,如果去,很大可能要冒着张学良、叶挺经历过的风险,毛主席或者可能成为人质。



那么第7次,毛主席为什么一定要去呢?

很多人说,是因为美国作保,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亲自接送,老蒋不敢对毛主席怎么样,其实这种说法不对。

1944年11月这一次谈判邀请,就是赫尔利主持的。



赫尔利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代表,他与我党拟定了《中共与中国政府的基本协定》,其中的中国政府指的是国民政府。协定一共有5条,全文如下:

一、中国政府、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应共同工作,统一中国一切军事力量,以便迅速击败日本与重建中国。

二、现在的国民政府应改组为包含所有抗日党派和无党无派政治人物的代表的联合国民政府,并颁布及实行用以改革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新民主政策,同时军事委员会应改组为由所有抗日军队代表所组成的联合军事委员会。

三、联合国民政府应拥护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建立民有民治民享之政府的原则,联合国民政府应实行用以促进进步与民主的政策,并确立正义、思想自由、出版自由、言论自由、集会结社自由、向政府请求平反冤抑的权利、人身自由与居住自由,联合国民政府亦应实行用以有效实现下列两项权利:即免除威胁的自由和免除贫困的自由之各项政策。

四、所有抗日军队应遵守与执行联合国民政府及其联合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并应为这个政府及其军事委员会所承认,由联合国得来的物资应被公平分配。

五、中国联合国民政府承认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及所有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

实事求是地讲,这5条对于国共双方都非常公平,如果中国的历史真能按照这5条方向而走,那该多好啊!

只是历史没有如果,但毛主席曾经也希望出现这种如果,毛主席问赫尔利:委员长同意这5条吗?

赫尔利因为之前曾经得到过老蒋的默许,于是回答:已经同意。

赫尔利在签字仪式的前一天,还希望毛泽东随他一起飞往重庆,和蒋介石会谈,并出席蒋介石的签字仪式。

赫尔利再三保证说:“我以美国的国格来担保毛主席及其随员在会见后能安全地回到延安。”



可是,就算美国有国格,老蒋的“领袖人格”在西安事变中,毛主席已经见识到了,这一次,毛主席还是拒绝一起同行了。

到了重庆,果真不出毛泽东所料,蒋介石的“领袖人格”信不过!老蒋不愿在《协议》上签字,尽管之前默许,没有说反对,但只要不签字,他就不同意,不认账。蒋介石还讥讽赫尔利是“大傻瓜”。

可以说,即使赫尔利以美国国格担保,蒋介石也可以不认。第7次也是如此,即使美国作保,并非没有风险。

但为什么毛主席第7次一定要去呢?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胜利,国共之间必须要选择一条道路,不能再拖了。从长期来看,还是要通过军事解决,但在政治上,毛主席是不可能认输的。

老蒋第7次邀请毛主席谈判,采取了公开的方式,连续三次邀请,还声称连迎接毛泽东的飞机都准备好了,毛泽东你到底来不来?



对于老蒋来说,他估计断定毛主席不敢来,只要不来,那么,舆论对于毛主席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我党一直强调要和平,现在和平谈判,我党的最高领导人去都不敢去,这有点说不过去。

美国《纽约时报》发表社论,指出:蒋主席邀请中国共产党领袖赴渝共商国是……自中国共产党过去情形视之,此次或将拒绝蒋主席之邀请,彼等并不愿参加合作。

毛主席其实还没表态到底去不去,美帝就已经给毛主席扣上了不愿意参加合作的帽子。

在魄力上,毛主席是不可能输给老蒋的,老蒋断定毛主席不敢去,毛主席就是敢去。这一次去,主要是为了展现共产党对于和平、民主、团结的决心。



这一次毛主席去谈判,其实风险非常大。因为老蒋信不过,美帝也没任何保障,美驻华陆军总司令魏德曼中将早已经说了:如中共领袖朱德、毛泽东依照建议到达重庆,彼不敢担保彼等之安全,因此举纯系中国问题。但彼谓如中国政府要求给延安领袖之交通工具,则彼可以办得到云。

言下之意是,美帝只愿意提供交通工具,至于安全是不担保的。



纵然如此,毛主席第7次,还是毅然前往重庆,他深知鸿门宴的典故,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临行前,毛主席找刘少奇密谈了一天一夜,吩咐一切。

在历史的关键节点,毛主席这一步迈下去,就是拿命在赌,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