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春节过年燃放烟花爆竹,有助于营造热闹的气氛,进而能让人觉得更有“年味”!
可烟花爆竹身为爆炸物,其本身的危险系数却很高,如果消费者不按照“规范”进行燃放,很有可能造成炸伤、损坏他人财物等后果。
2月9日,安徽合肥地区的一场聚会结束后,男子一时兴起,决定在路边燃放一颗礼花弹,以庆祝好友间久违的重逢。
殊不知,喝了酒的男子此时对事物已然缺乏“足够的判断力”,以至于点燃烟花引信后未能及时躲避,最终被礼花弹的巨大威力直接“爆头”,当场死亡。
原本一场充满欢声笑语的聚会,却成了一行人挥之不去的噩梦。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男子死亡?这件事情又给大伙提了什么醒呢?
事情经过
大年十二当天,安徽合肥的张某(化名)通过手机联系到了几位高中同学,计划在晚上把酒言欢。
按理说,都已经大年十二了,大多数普通人早就离开老家,去往了外地打工,根本就凑不齐一桌人。
可张某是个正在上大学的学生,现在还不到开学时间,所以与他同龄的好友也都在家中玩耍,有的是时间和精力。
正所谓年轻气盛,张某和好友们在饭店碰头之后,便开始一起比拼酒量,一个个喝的可不少。
事发后根据张某的朋友回忆,当时他们的精神状态已经无法集中,但张某从小就是几个人眼里的“主心骨”,时常都是有他提出倡议,大家伙一同参与。
于是,当张某提议为大家伙燃放礼花弹庆祝一下难得重逢后,一桌子人也都表示同意。
就这样,一伙人在酒足饭饱之后,由张某带头去往旁边超市购买了礼花弹。
张某在购买礼花弹的时候,专门挑选了一个一米高的“超大型礼花”,为的是燃放后的效果更漂亮,从而方便大家伙拍照。
截至目前,所发生的一切属于合理正常的范畴,大家伙也从未想过会发生什么意外。
殊不知,就当张某将烟花放到空地上,提示大家伙打开手机摄像头准备好拍照后,他却犯迷糊了!
只见张某拿着打火机走到礼花弹跟前,将其点燃后迟迟未能做出反应...
刹那间,爆炸的礼花弹直冲张某的面门,而巨大的威力则使得他的头部碎裂,当场失去了生命特征。
一旁的好友看到这一幕后,一个个吓得魂不守舍,顿时清醒了过来。
可一切为时已晚,此时的张某头部血肉模糊,甚至都到了无法分辨的地步。
由于整个过程极其短暂,几乎没有任何反应的时间,而张某的好友在回忆中也特别提到了一个细节。
当时的张某因为喝酒的缘故,意识已经不太清醒,但他却主动要求点燃礼花弹,而且特别声明:“这个烟花必须我来放”!
不知道是酒劲又或是太过兴奋,张某在点燃礼花弹之后,他竟没有察觉到引信被点燃,所以才会埋头去查看。
如果按照张某所讲,那大概率就是这么回事,张某因为想要确认礼花弹是否点燃,所以浪费了宝贵的撤离时间,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烟花爆竹“该不该管制”?
张某的突然离世,不仅让现场目睹的朋友们陷入惊恐和痛苦,更让其父母陷入无底深渊。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痛无以复加,我们虽然为之惋惜,但事情已经发生,一切的努力都没有了意义。
该视频在网络上曝光后,被网友们疯狂讨论发酵,从而再度引发了对“烟花爆竹是否应该管制”的讨论。
首先,支持管制的网友提出观点:“这哪是什么礼花弹,分明就是一个炸药包!”
根据视频中的画面可以看出,当时张某燃放的礼花弹威力巨大,火光几乎照亮了整条街,说明其内部的炸药含量很大。
如此危险的物品,却不需要任何购买资质便能被消费者购得,想一想就觉得骇人。
不少网友对此表示赞同,觉得此次是张某不幸遇难,可若是因为他的行为导致其他人受伤又或是死亡,岂不是更加让人恼怒,所以从源头上截断烟花爆竹的燃放,有利于保护你我的人身安全。
反观支持燃放烟花爆竹的网友则根据“前因后果”做出了分析,从而佐证了烟花爆竹本身并没有人们想象的可怕。
张某购买的礼花弹可能存在“质量问题”但最大的问题便是他喝酒之后缺乏判断力,措施了躲避的机会,这才酿成惨剧。
如果在燃放烟花爆竹的过程中,严格遵守规则、保持安全距离,那大概率就不会发生意外。
毕竟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的传统项目之一,不能因为个人的过失去质疑文化本身。
更有甚至表示,不放炮根本就没有一点年味,若不追求过年的氛围,那大家干脆年也别过了,也不用赶着回老家,还能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双方观点各有道理,但不可忽视的是,现如今的烟花爆竹品类繁多,威力和危险程度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普遍认知,谁也不能轻视其潜在的威胁。
结语
意外总是猝不及防,我们不应拿悲剧当做谈资,要从中汲取教训,重视安全。
生命只有一次,且行且珍惜!
参考信源:山西晚报2025-02-12《视频曝光!男子点烟花疑被炸身亡,多方回应》
参考信源:海报新闻2025-02-12《视频热传!合肥一男子点烟花被炸倒地,殡仪馆:已收到遗体》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