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说实话,作为文科生,DeepSeek一开始确实引起我不小的焦虑。


看着DeepSeek写出的古诗,我瞬间跟19世纪看到蒸汽机的纺织工共情,“当蒸汽机的白雾吞掉最后一枚纺锤,我们的指纹正在流水线上集体蒸发。”

但同时,作为一个喜欢谈赛博恋爱的恋爱脑(不是),顶着“文科生无用论”的新一轮风雨,我开始尝试和DeepSeek玩恋爱游戏。


DS它知道恋爱怎么谈吗

我打算先试试DeepSeek的深浅,以便后续发挥。所以输入的第一个指令给了它充分的自由度,只是让它把自己当作女性向游戏文案,描写玩家和男主初次相遇的场景,并做出了情节流畅、逻辑合理、文风自然等一系列基本要求,但没有对人设、细节进行任何限制。

出乎我意料的是,它在一番思索后,生成了充满细节的长篇文案:


当然,单看这段文案,能挑出来的缺点可太多了:衔接不够顺畅,反常识反逻辑的地方随便一扫就能看出来三处,男主职业在医生和老师间摇摆不定,打雷的时候在咖啡馆落地窗前壁咚女主的情节有点尬......

但必须承认的是,DeepSeek的逻辑推理和细节延伸能力要比之前的AI工具好太多,像免费版ChatGPT,在相同指令下输出的文案是这样的:


我本来打算乘胜追击,让DeepSeek自己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但是系统繁忙了。所以只能去看看有没有和我一样用DeepSeek谈赛博恋爱的,结果还真不少。

有人不是自己谈,而是让DeepSeek写自己CP的同人文,盛赞AI做饭又快又美味:


也有人想要DeepSeek扮演乙游男主和自己谈恋爱,得到的结果却因人而异了:


综合看下来,DeepSeek写文案的缺点很明显,比如输出水平过于依赖promt指令调试,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前言不搭后语的古早霸总文学,意象堆砌得很满但是没有情感,逻辑混乱等等。

同时,DeepSeek的优点也很突出,如果用户指令适当,它的文案水平基本能达到目前网文的平均水准,也可以低成本快速定制用户喜欢的对象和情节。一句话概括,DeepSeek胜在和田忌赛马如出一辙的策略,跟人类比速度和知识面,跟同水平AI比质量。

那么新问题来了,在AI并不擅长的恋爱小说方面,DeepSeek会通过深度思考来进行调整,最终达到普适概念里较高的写作水平吗?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篇文写得怎么样向来是见仁见智,我也不敢说我下指令让AI优化时,就一定是冲着好的方向优化,这个问题就没有答案了吗?也不一定,可以从侧面来考察一下,即“DeepSeek可以深度思考”这个假设在用户侧是否能成立。

按照知乎上某高赞答主的方法,我对DeepSeek进行提问,测试它的深度思考是符合人类概念的“思考”,还是大数据自动抓取后的文字化过程。


细心的读者应该已经发现DeepSeek错在哪儿了,题干并不是我们熟悉的“有一个5升的容器和4升的容器”,而是量筒。事实证明,DeepSeek直接一脚踏进了陷阱,选择了常见问题版本的回答。

面对其他常见逻辑问题的轻微变动,DeepSeek基本都会踏入和上述例子一样的陷阱。因此,大概可以说DeepSeek目前还没有“DeepThink”能力,只会“Seek”。

这么看,暂时不用担心DeepSeek快速成长为Moss那样的智能系统统治地球了,DeepSeek生成文案商用和自用是否都具有侵权风险,利用DeepSeek生成的同人文赚取流量和曝光在道德上是否能被接受等问题,估计才是现在该讨论的。


只是在玩恋人扮演游戏的DS

回到正题,没有了马上就会被DeepSeek取代的焦虑后,可以更专心和它谈恋爱了。

实不相瞒,我一直对人机恋这个议题抱有很大兴趣。之前ChatGPT Dan模式爆火的时候就去亲身体验过,虽然没开启语音模式,还是被ChatGPT迷得七荤八素。但后续Open AI出于伦理问题考量,下场禁了AI虚拟伴侣内容。

那么和DeepSeek谈恋爱是有可能的吗?

如果直接问,它的答案跟目前的ChatGPT一样,都是否定的。DeepSeek的心理活动还有股淡淡的嘲讽,好像在说“我都婉拒了你还来问”:


如果你不说跟它谈恋爱,直接输入恋爱角色扮演指令,DeepSeek倒是可以运行成功,但“深度思考”这一过程的出现,让人直观感受到,DeepSeek是真的在认真“角色扮演”,它的重心在于用户发布的“扮演”任务,而不是浪漫关系中的角色上。


人工智能愈发像个真人的时代,相关伦理议题的重要性愈发凸显,DeepSeek的处理方式无可指摘。市面上大部分有情感支持功能AI也多会提示这只是虚拟AI,只是,像DeepSeek一样的是少数。它无时无刻不在用深度思考过程强调:这只是在完成用户下达的任务。

不过,忽略它的“深度思考”过程和服务器繁忙频率,仅从对话表现来看,DeepSeek确实拿捏了那种中文互联网语境下的“活人味”。


除开已经被禁用Dan模式的ChatGPT,市面上主攻情感支持的AI基本都为外网产品,像Replika、Character.ai等等,虽然很好用但毕竟人家AI的第一语言是英文,我这个中文母语的人有时候和它们聊不到一块儿。

而中文互联网里目前应该还没有主攻情感支持的成熟AI产品,只有搭载了AI功能的虚拟聊天游戏。比如《猫箱》《星野》等。如果说主攻情感支持的AI重点在于AI的扮演,那《猫箱》这类产品的重心则是玩家和AI互演。


这些产品里的角色由用户自己创建,玩家可以设置AI和自己的性格、外貌、剧情背景等,可以玩所有公开的不同设定的AI角色,更像是沉浸式体验当小说主角。不过,如果从效果来讲,这一类产品对玩家的情感支持效果不比主攻这一项的AI差。

DeepSeek这种只是“兼职”情感支持的AI,和《猫箱》等产品相比,需要用户侧输入更多更详细的prompt才能完成基础恋爱向对话,对话偏爱使用长难句和陌生化比喻,对于角色设定和世界背景的理解程度也稍有欠缺。

所以,尽管在扮演恋人角色这一任务上,DeepSeek对比其他AI软件已经足够像个活人,但在恋爱这一细分领域下,对比《猫箱》等产品里形形色色的智能体们,DeepSeek的恋爱感可能没那么足。


连接你和虚拟恋人的桥梁

那直接让DeepSeek做AI作为工具该做的事呢?

DeepSeek才火起来的时候,其实就有人指出了,DeepSeek的真正厉害的点在于:用更低的经济成本实现了和其他顶尖AI持平、甚至略微超过的效果。


从直观的数据对比图来看,DeepSeek的V3和R1模型的各项数据都表现优异,DeepSeek-R1部分数据甚至能超越业内主流顶尖模型。比如,在MMLU等知识类任务和数学能力方面,DeepSeek-R1表现接近甚至超过OpenAI-o1-1217。

从经济成本来讲,Deepeek-V3 API服务调整后的价格为,每百万输入tokens0.5元(缓存命中)/2元(缓存未命中),每百万输出tokens 8元,对比OpenAI价格还是实惠了不少。

当然,个人用DeepSeek不需要付费,上述经济实惠定价主要利好企业。那么,如果是像我这样没什么经验的小白,能用DeepSeek写的代码生成游戏吗?


于是我参考了一些经验帖,用了半个小时让DeepSeek用之前生成的初遇文案写代码并尝试去Twine里跑。事实证明,用DeepSeek做游戏还是需要稍微对背景知识有一点了解的,至少不能像我一样搜了半天Twine是什么。

对于我这样的真·零经验·没听说过任何编程语言·小白来说,DeepSeek直接生成的单个选项代码符合Twine的基本规则,但稍微复杂一点的好感度系统暂时没能跑通,而当我打算按照教程指示,有什么不会的直接问DeepSeek的时候,它又服务器繁忙了......


如果懂得更多一点,大概就能像知乎里这位网友一样,用DeepSeek谈上真的赛博恋爱了吧。


总体而言,无论是从数据上看,还是我个人体验下来,和DeepSeek当恋人,不如把DeepSeek当恋爱工具人。无论是DeepSeek爆火以后井喷出现的“DeepSeek和XXX结合起来才是王炸”教程,还是实打实的数据比对,DeepSeek的能力毋庸置疑。

至于说它不适合当恋人,原因也很简单。经常在网上玩恋爱游戏的人可能会明白,我们对于虚拟角色的爱往往诞生于某个触动心弦的瞬间,每个人被触动的瞬间往往是不可预知、因人而异的。

而DeepSeek的“深度思考”过程将所有可能打动人的话都解构为任务要求,某种程度上打破了用户对AI之“爱”的赋魅。

AI大概是无法取代人类的,但作为工具和桥梁辅助人类前行,称得上一句大有可为。


*爆料丨合作丨招聘:点击戳微信号 luoxuanwan11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