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提及的所有信息均有确凿来源,并将在文章末尾详细列出。
从今年春晚的初版名单公布起,直至除夕夜春晚的圆满结束。
众多观众心中都怀揣着对一位表演者的期待,她以其幽默风趣著称,有时甚至能让沈腾都难以招架,她就是贾玲。
曾是“春晚常客”的她,曾七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但遗憾的是,近年来她却从春晚的舞台上消失了?
不仅如此,无论是各大卫视的跨年晚会,还是各大平台的热门综艺节目,都难以寻觅到贾玲的身影,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贾玲的电影梦想
成名之后的贾玲并未局限于相声或小品的创作,她的目光更为远大,选择了更为广阔的电影领域。
她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正是之前在喜剧人舞台上表演过的《你好,李焕英》,当时小品的反响就相当不错,电影的表现自然也备受期待。
在筹备拍摄过程中,贾玲也积极学习了许多电影制作的知识。在一次访谈中,她曾表示“我不是为了成为导演而去拍电影,而是为了拍摄《李焕英》才成为导演的。”
直到2021年,《你好,李焕英》电影版正式上映,它不仅赢得了全国观众的泪水,而且作为首次执导的贾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票房成绩,该片票房高达54.13亿。
正如影片中所言:“我将来一定会有出息。”“那是肯定的。”“那你得等我。”,贾玲确实做到了,相信她的母亲一定会为她感到自豪。
早前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贾玲曾设定了一个目标,如果《你好,李焕英》的票房超过30亿,她将会瘦成一道闪电。
当然,现在的票房早已突破三十亿大关,贾玲也履行了她的承诺。2024年,在她执导的第二部影片《热辣滚烫》中,她的形象与之前判若两人。
为了更好地塑造电影中的角色乐莹,贾玲在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泪水是难以想象的,她甚至在短时间内减重100斤,这种毅力实在令人敬佩。
《热辣滚烫》的票房成绩同样不俗,虽然不及第一部《李焕英》那般火爆,但这并不影响贾玲的才华和努力得到认可。
在影视圈中,贾玲也占有一席之地,但许多网友发现,自从贾玲拍摄完《你好,李焕英》之后,她就很少出现在春晚和综艺节目中了。
起初,人们以为贾玲是为了不提前泄露下一部戏的角色设定。
但在《热辣滚烫》上映之后,贾玲在综艺圈中几乎销声匿迹,甚至连每年的春晚也难觅她的身影。
在2024年9月27日,贾玲解散了大碗娱乐。
她也不再担任公司的任何职务,旗下签约的艺人如张小斐、许君聪等也不再续约。
贾玲可能更专注于导演工作,不再参与管理,在社交媒体上只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们后会有期”。
如今的贾玲不再仅仅满足于让观众捧腹大笑,她有能力尝试新事物,带来不同的惊喜。
春晚和各类综艺节目,已经不再是她展示才华的主要舞台。
并非舞台抛弃了贾玲,而是她主动摆脱了“女喜剧演员必须胖且丑”的旧观念,正在为自己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贾玲早期的成名之路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成功的道路上一定充满了艰辛和辛酸。
贾玲出生在湖北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她还有一个比她大五岁的姐姐。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他们的生活却充满了温馨。
小时候的贾玲就展现出了出色的模仿能力,每次看完《曲艺杂谈》后,她都会模仿里面的人物。
家人也注意到了她强烈的表演欲望,她梦想着像老艺术家们一样站在舞台上为人们带来欢乐。于是家人为她请了一位专业的表演老师,指导她学习表演。
直到2000年,贾玲选择北漂,并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但结果并不理想。贾玲并未因此气馁,她决心即使一边打工一边复习,也要考上。为了保险起见,贾玲同时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
努力总会有回报,2001年,贾玲成功考入中央戏剧学院相声表演专业。家人为她感到高兴,她也能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她的母亲对她寄予厚望,希望有一天能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女儿。但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就在她开学一个月后,贾玲收到了家中的噩耗,母亲意外摔伤,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贾玲得知这一消息后,一时间难以接受,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但贾玲始终记得母亲的愿望,这也成了她努力奋斗的最强动力。
在学校期间,贾玲努力学习表演技巧,每天都刻苦练习基本功。毕业后,她也经常参加相声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
直到2023年,她凭借相声作品《怎么了》获得了奖项,这让她在相声界崭露头角,也赢得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
但当时面临的问题是,在相声圈里,演出机会几乎是微乎其微的。
贾玲还需要生活,于是她通过做兼职主持人、剧本创作者以及姐姐的资助来维持生计。
2005年,当她考进中国广播艺术团时,她的潜力被发掘,于是拜冯巩为师。
冯巩对这位弟子非常看重,冯巩老师不仅是贾玲艺术生涯的启蒙导师,更是她在娱乐圈起步阶段的重要引路人。
冯巩不仅教授贾玲更多表演技巧,还给予了她无条件的支持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直到2010年,贾玲登上了春晚,完成了母亲的心愿。
但她再也看不见了,贾玲首次登上春晚的节目效果非常好,反响热烈,后来她也成为了春晚的常客。
从那以后,贾玲被更多人认识,也收到了许多节目组的邀请。
为了抓住这些机会,贾玲开始参加各种节目,搞怪的次数也越来越多,给观众带来了无数的欢声笑语。
在相声领域尝到了甜头后,贾玲开始考虑转换赛道。
于是她开始研究小品,经常用“自黑”的方式让观众捧腹大笑。
在《欢乐喜剧人》的舞台上,她多次展现了自己的天赋,还表演了小品《你好,李焕英》,深受大家喜爱,感动得观众潸然泪下。
贾玲能够在悲剧和喜剧之间自如切换,许多人看了这部小品后,都觉得是一部佳作。也许就是从那时起,她萌生了电影梦,想把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搬上大银幕。
但每个喜剧背后都源于生活,每个喜剧演员都把最欢乐的一面留给观众,而把难受的一面留在自己心里。
从那以后,贾玲的资源越来越丰富,许多热门综艺节目都有她的身影,而且还是常驻嘉宾。
她为节目贡献了许多经典搞笑瞬间,成为了节目的“定海神针”。幽默风趣,情商又高,这样的贾玲怎能不让人喜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