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夏侯凤超 杜春娜
2月10日,济南市基层党员和干部“新春第一课”上,迎来了一位特别的老师——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市委书记为全市广大基层党员和干部讲授“新春第一课”,这在济南市乃至全省尚属首次。这堂课中,济南市委书记都说了什么?背后有何深意?
第一课的关键词:“群众”
“让1000万济南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在此次“新春第一课”上,刘强授课的关键词简单而直接,聚焦在“群众”二字,授课主题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本领”。
“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体现,是团结动员广大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是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诉求的现实需要。”刘强说道。
为何是“群众”?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政策效果好不好、工作干得实不实,老百姓是直接的受益者,最有评价权和发言权。
会上,刘强提到了一个人:高淑贞。高淑贞已经是很多人的老朋友了。在济南的村干部中,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是出了名的“女强人”。从往日著名的“脏乱穷村”摇身变为乡村振兴的模范村,高淑贞的打法很简单:真正和老百姓走在一起。
有人如此评价她:上级政策文件下来了,高淑贞总是习惯自己先嚼一嚼。在她真正学透了、想明白了后,高淑贞再用朴实的“大白话”,通俗地讲给党员群众听、带着党员群众干,最终让党的方针路线彻底融入群众思想中去。
刘强表示,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宗旨意识、扛起使命担当、准确把握形势,持续提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本领,组织动员引导广大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提能力、“练”本领
“大家的面貌就是单位的面貌,大家的状态就是单位的状态,大家的作风就是我市党员作风的‘风向标’。”在新春第一课上,刘强的这三句话发人深思。
基层党员和干部身处为民服务的最前沿,他们与老百姓直接面对面,他们的工作态度、专业能力等方面,无一不深刻地影响着服务群众的实效,直接关系到老百姓满意度和信任度的提升。
今年62岁的刘云香仍奔走在为社区群众谋幸福的道路上。刘云香是济南市槐荫区裕园社区的党委书记,今年是她担任社区党委书记的第24个年头。24年过去,按她的话来讲,社区的发展发生了大变化。“以前社区只有一个小区,现在发展到四个小区,住户从以前的800多户发展到现在2880户。”
裕园社区从破旧的棚户区蝶变成美丽的现代化社区,刘云香说,这离不开平时的群众工作。2023年,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落户裕园社区。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从裕园社区广场整修、道路绿化到充电桩选址、墙体粉刷,从施工前的图纸设计到施工后的监督,社区每个细节都尽可能地把社区居民的意愿吸收进来,得到了群众广泛认可和称赞。
“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养成注重细节的习惯,认真负责对待每一个细节和小事,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极端负责、细致细究真正成为自觉。”刘强说。
新春第一课用心十足
自2023年起,济南已经连续3年创新举办“新春第一课”。今年的“新春第一课”从课堂内容和课堂选择等方面来说可谓是分量十足、用心十足。
采取“主课堂+分课堂”形式举行,主课堂设置在历城区港沟街道党工委党校,龙奥大厦、各区县(功能区)党校和其他160个街镇党校设分课堂。来自全市各行业、各领域的党员和干部代表,以及市直部门(单位)和区县、街镇、村居等各级党组织书记,共约2万人集中收听收看,“同上一堂课”。
(约2万人“同上一堂课”)
从场地的选择来说,此次的主课堂设在了位于历城区芦南村内的港沟街道党工委党校中。把“讲堂”搬到基层一线,正是为了让声音更加贴近基层实际,让党课更加“入耳入心”。
为何要特意开设这样一堂特别的“新春第一课”?今年是济南市的“项目提升年”。由市委书记讲授“新春第一课”这对推动全市“项目提升年”顺利开局、稳健起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不仅如此,2025年新年伊始,“新春第一课”便开讲,既是贯彻新一轮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创新实践,也是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的具体行动,更是深化“我来讲党课”活动、推动党员教育培训直达一线、覆盖基层的务实举措。
“济南市新一年的工作目标已经确定,其中离不开基层党员和干部的工作。”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学军表示,通过“新春第一课”,在节后统一开工的基础上,可以把思想集中到全市的重点工作中,凝聚工作方法的共识与力量。
“‘新春第一课’对我们的社区工作给予了肯定,我感到十分惊喜和振奋。”济南市大明湖街道舜井社区党委书记张润文说,她将继续做好为老百姓服务的工作,用心用情解决好社区居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