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商林乡副乡长范旸楠(中)带领工作人员在春节前入户张贴政策宣传页。受访者供图

新春佳节之际,当城市沉浸于节日的喜庆氛围时,乡村也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商林乡,家家户户早早便开始张灯结彩贴“福”字、杀猪宰羊包饺子。

乡亲们欢声笑语忙年,村头巷尾却见一个身材娇小的女性从早到晚穿梭忙碌。她一会儿在田间乡道边查看有无违禁堆放物,一会儿到高龄村民家询问是否有困难需要解决,抑或跑去给村里的“新春慰问节目演出团队”成员提提建议……她便是商林乡95后副乡长范旸楠。

对于范旸楠来说,2025年春节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这既是她在乡村工作的第一个春节,也是她参与商林乡文明乡风建设的关键时期。“乡镇产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文明水平。因此,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健康、向上的乡村新风尚,不仅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提升,也有利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她说。

去年,范旸楠在商林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围绕移风易俗和乡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在她看来,春节恰好是一个检验工作成效的黄金时期,可以借此看看过去一年的努力究竟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走在商林乡下辖村子的主道上,中国城市报记者看到路面干净整洁,墙面上的小广告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生动艳丽的乡村文化壁画;村文化广场上,村民们自行布置的大红春联、手工剪纸和五彩斑斓的年画,烘托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文明乡风建设不在一朝一夕,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去推动和引导。”范旸楠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村民们逐渐摒弃一些陈规陋习,培育出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推动鞭炮禁放是文明乡风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今年春节,为了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号召,减少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商林乡决定在全乡范围内实施鞭炮禁放政策。然而,一些村民表示,放鞭炮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不能轻易放弃。

面对这样的情况,范旸楠认为,要想让政策落地生根,必须先从群众思想源头上解决问题。于是,她利用春节前期村民集中备年货的机会,逐一走访开展宣传讲解,耐心地向村民解释鞭炮禁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开始,确实有些村民不理解,觉得我是在‘捣乱’。首次解释不奏效后,我还会继续去村民家唠家常、做工作。有时晚上值班,听到鞭炮声我会前往劝阻。经过数日的解释和宣传,不少人开始慢慢转变观念,甚至主动帮着劝导身边人。”范旸楠表示。

中国城市报记者了解到,研究生毕业后,范旸楠怀揣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选择回乡镇投身基层工作。“乡村大舞台,精彩无限。经过一年的努力,特别是这次春节的考验,我更加觉得乡镇虽然不大,但同样有着巨大潜力和无限希望。乡亲们的殷切目光,激励着我们这些扎根基层的年轻人更快成长,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尽情展示青春风采。”范旸楠感慨地说。

■来源: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