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吃元宵,是中国人的习俗。尽管北方人的元宵与南方人的汤圆在工艺上有所不同,但阖家团圆健康吉祥,是共同的心愿。

但就在元宵节即将到来之际,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发现了一个此前从未出现的问题。 2批次不合格样品出现了同一个问题——检出脱氢乙酸及其钠盐。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新问题,因为在2025年2月8日之前,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是允许作为添加剂在汤圆中合法使用,所以市场监管部门压根是不会检查此项目的。

脱氢乙酸钠,又常被称作脱氢醋酸钠,分子式为C8H7NaO4,一直被认为实用的低毒广谱型防腐剂,对经常容易引起食品腐败和霉变的酵母菌、霉菌的抑制作用最强。

依据今年2月8日号后废止的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脱氢乙酸钠可以用于七大类食品中,见下图:


随着国外对其 危害性 的研究增多,人们发现长期摄入脱氢乙酸可能引起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表现为肝肾功能性减弱,惊厥、颤抖等,还可能会引起体重的减少和慢性肺水肿。


为 了顺应食品安全的国际潮流,我国新版的2024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已删除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黄油和浓缩黄油、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焙烤食品中的使用。


营养健康贴士:

看懂汤圆元宵的产品、营养标签

1. 标签信息要齐全,“9+”要素不可缺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要求,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 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9大项目,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

在超市等正规食品销售场所或渠道销售的汤圆(元宵),其标签上应包含上述信息。 消费者不要购买或食用无标签或标签信息不全、内容不清晰,掩盖、补印或篡改标示的产品。


2. 配料顺序有讲究,致敏原信息勿漏读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并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包括食品添加剂),都需要在食品配料表中一一标示。 同时,加入量超过2%的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 因此, 消费者在选购汤圆(元宵)时,可以先查看配料表,了解产品的配料使用情况,再决定购买哪种产品。

此外,配料中若含有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的食品及其制品,如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花生及其制品等,厂家一般(不是必须)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识的名称,或在配料表邻近位置加以提示; 加工过程中可能带入上述食品或其制品,也宜在配料表临近位置加以提示。 易敏人群在挑选或食用汤圆(元宵)时需注意仔细查阅配料表,以及配料表邻近位置是否有提示信息。

3. 两个日期要细看,贮存烹煮遵说明

产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要重点查看。 正规渠道销售的汤圆(元宵),其包装上会清晰标示出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选购汤圆(元宵)时,不要购买已过保质期的产品。

按照法规要求,在预包装汤圆(元宵)产品的标签上都标示着贮存条件。 如速冻汤圆一般要求在-18℃条件下储存,在保质期内可保持其稳定的品质。 因此, 无论在选购产品时还是购买后在家保存产品,都应确保产品贮存在标签标示的贮存条件下。

4. 产品标签阅读后,营养标签可参考

除了前面提到的食品标签,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的要求,汤圆(元宵)标签上还会提供营养标签,主要为表格形式的“营养成分表”。 营养成分表至少应标出5个要素(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的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消费者可根据营养素参考值和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食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