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好久不见。
好多天没更视频了,后台收到不少催更的私信。
综合看了一下,好几个小伙伴想听关于结婚人数创下历史新低的内容。
那今天堂主就来聊一下。
2月8日,民政部公布2024年统计数据,其中婚姻一栏:结婚人数是610.6万对,离婚人数是262.1万对。
要怎么来去看这个数据呢?
堂主去官网看了前两年的数据,我们来对比一下。
在结婚人数一侧:2022年是683.3万对,2023年768万对,2024年是610.6万对
在离婚人数一侧:2022年是210万对,2023年是259.3万对,2024年262.1万对。
从数据可以很明显出趋势:
结婚的人变少了,且离婚的人变多了。
今年过年的时候,看到短视频有一个热门话题:30多岁扛下了所有战火
点进去一看,短视频里都是在喊话:弟弟妹妹、侄子侄女不要怕、30多岁单身的哥哥姐姐、小叔小姨来替你们扛下所有战火!
那么灵魂拷问来了,年轻人为什么不结婚?
抛开历史维度、什么不结婚就是不孝、不生孩子就是对不起社会这类的宏大视角,说说堂主观察到身边的年轻人,为啥不愿意结婚?
第一,对于年轻人来说,婚姻是一个“奢侈品”。
关于这个话题,很多人一想到的是彩礼。
因为这也是官方少有的亲自下场、整顿结婚市场的。
以堂主工作后遇到的人来看, 有是有的,但比例是很小的。
记得以前一个同事是江西的,说本来要结婚的,女方要求30万,但他家只能拿出25万,然后他就找了一个接受25万的女生结婚了。
所以你看,这也没影响结婚率啊,该结婚的,还是结婚了。
身边的一些结了婚的同学,很多都没有卡在彩礼上,广东这边对彩礼也没多高的要求。
说到底,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来到这个世界营营苟苟,所求的,也不过是那碎银几两。
真到了结婚那一步,大部分是能体谅的。
像知乎里杜撰的1888万天价彩礼,这就跟鬼一样,只听过,没见过。
相对于彩礼,堂主认为让结婚成为“奢侈品”的直接导火线是房价。
你可以不要彩礼,或者彩礼少一些,但是结婚肯定是要有房子,这是中国人的执念。
可能你觉得结婚不用非要买房子,假设你很幸运,你的对象也觉得不用买房子,
但是你的父母呢?你对象的父母呢?
退一步来讲,人家父母辛辛苦苦二十多年,含辛茹苦把女儿养大,让你买个房子不过分吧?
你没钱是吧?
那就掏空六个钱包。
刚刚堂主说的情况,就是过去十多年中国房价一路高涨的底层支撑。
以前买了后,房价是能涨,倒也能接受。
可现在呢?不跌就烧高香了。
根本来讲,就是买房的成本太高了。
中信建投统计了2024年的数据,
我们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普遍在20以上
其中,北上广深的房价收入比分别为32、38、32、30。
其他主要的亚洲国家核心城市房价收入比大致落在15-25的区间,
而欧美国家重点城市房价收入比则落在15以内。
也就是说,同样是工作三十年,你在北上广只能买到一套房子。
但是你在纽约、东京,至少能买到两套房子。
有一说一,高不可攀的房价,对年轻人结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可能有小伙伴说了,那把房价打下来,不就行了嘛。
堂主可以很肯定的说,打不下来,会引发多骨牌效应。
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大家都能直观感受到这一两年楼市不景气。
但是!新房的价格是没有跌的!大部分腰斩的,都是二手房。
这里额外给大家讲两点:
1,新房价格没有降,意味着地方卖地的价格就不会下降。
2,从产品迭代来说,大部分的二手房会越来越不值钱。
上一代房子政策是“7090”政策,就是90㎡以下的户型,必须占到整个楼盘的70%以上,还有20%-30%的公摊。
现在新一代的楼市新盘是100平以上、且得房率超过100%。
之所以说婚姻是奢侈品,简单来说在这里面涉及了彩礼(看地区)、房价、以及育儿成本、
第二,年轻人的压力太大了。
现在这个社会,跟上世纪的物质条件相比要强不少,不会出现吃不上饭、饿死的情况。
但是,现在所面临的们不仅有物质压力,还有精神压力。
年轻人的工作压力非常大,什么八小时工作制,都是说说而已,天天都是工作、社交圈子少,哪有时间去认识异性?工资还不见涨,又拿什么去跟别人组建家庭?
有句话说得挺扎心的:一身清贫怎敢入繁华,两袖清风怎敢误佳人。
就算你结婚了,生孩子也要花费一大笔钱,去医院做个检测、照个片子吧,随随便便上千元,能给报销的比例却很少。
给孩子买奶粉吧,国内的你信不过,于是就托人去香港那买,每个月都是不小的支出。
高房价,高结婚成本、教育成本、高生存压力是年轻人结婚意愿低的关键因素。
这里面,既有物质压力,也有精神压力。
你看为什么现在晚婚晚育的那么多?
真的就是压力太大了,才选择晚婚的,对于什么都要靠自己打拼的年轻人来说,尤其是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来说,确实太苦了。
要自己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要自己攒钱买房买车,要自己攒钱结婚,自己攒钱养娃,有娃了还要攒钱赡养父母……真的很难……
以前“有饭吃”是物质压力、现在“有车开、有房子、让孩子上得起学、让父母老了有保障”,这也是物质压力啊。
第三,年轻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直接表现就是“个体意识”的提高。
过年的时候回老家,同龄人有不少是没结婚的。
看到长辈指责他们,最多一句话是“早知道就不要去上大学了,读那么多书干嘛,连个婚都不结不了。”
对此,堂主想告诉现在正被催婚的你说一句:拥有知识,永远要强于拥有贫穷和愚昧。
某种角度来说,这是对旧秩序发起的挑战,这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件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不过话又说回来,结婚人数越来越少,或许能倒逼社会发生深层变革。
不结婚再尖锐一点的原因,是就业和工作年龄限制。
举个例子,现在说的中年危机,过了35岁,企业都不愿意招人了。
可是,公务员录用门槛,恰恰就是35岁。
谁都知道问题在哪 ,可是真的很难解决。
堂主回想了一下,现在不结婚的年轻人,大多是没有吃到房价上涨的红利,也没有见过移动互联网兴起带来的工资翻倍上涨。
时代红利是什么?是普通人跨越阶级最大的机会。
现在没了。
时代一边推着他们拼命工作往死里卷、一边又想着他们使劲结婚生孩子,这有点不现实,也有点不厚道。
文末多说一句,
无论年轻人做出什么选择,都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
婚姻不是终点,幸福才是。
我是堂主,希望内容对你有用,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