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家现代化的上市企业应该有的姿态。
▲涉事企业资料图。图/涉事企业宣传片截图
文| 苏士仪
据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媒体报道,近日,网络流传湖北武汉一环保公司内部《处罚通报》,其中提及,员工围绕“年终大会董事长总结讲话”写800至1000字的心得体会,超出或字数不足的员工,按照5元/字的标准处罚。
据报道,在381人的处罚人员名单中,最高的处罚6990元;最低的处罚15元至50元不等。该文件还提到,本着“教育为主、惩前毖后”的原则,超出200元的统一按200元标准处罚。
另据大河报报道,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就此事回复称,“我们现在对外关于这个事项的统一回复是‘今年是天源环保强化员工制度的管理年,要求全员遵守制度、守规矩,按规范开展各项工作’”。这相当于变相承认了此事的真实性。
如果此事为真,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要求员工围绕“年终大会董事长总结讲话”写心得体会本就已经有些过分了,员工提交的心得体会超字或少字还要罚款,则更加奇葩和恶劣。这样的管理方法,不是一家现代公司应该有的做法。
而这种动辄找借口罚款的做法,其实是对员工基本权益的极大侵犯。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大队表示,“该公司目前只下发通知而未实际扣款,暂未实施违法行为”,但现在涉事企业需要做的,是尽快彻底撤回处罚。
此事中,无论是要求员工写所谓的心得体会,还是心得体会超字、少字罚款,都是极其典型的压迫式形式主义做法。类似的做法不仅对日常工作毫无帮助,且过程中的粗暴做法会对员工的积极性造成挫伤。长此以往,对企业的正常发展并无益处。
或许有人会说,让员工围绕“年终大会董事长总结讲话”写心得体会是为了凝心聚力,让员工更好地理解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这或许没毛病,但连心得体会超字或少字都要罚款,这就跟凝心聚力没有多大关系了,更像是刻意羞辱员工,树立领导的权威,暴露了一种霸道的企业文化。
剖开此事去看,事实上,“双重奇葩”叠加上演的背后,隐藏的其实不止是形式主义。更深层次去看,涉事企业相关做法背后,是陈旧的企业管理文化和相关管理人员扭曲的控制欲在作祟。这不是一家现代化的上市企业应该有的姿态。
稍微对企业管理有所了解的都清楚,一家现代化的企业,其在管理制度层面应当是人性化的,而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应该是开放、包容的。以动辄无厘头的罚款等做法规训员工,传递出的信号是——这是一家具有高度压迫性工作氛围和文化的企业。除了前述可能对内部员工造成的不良影响外,一旦类似的事件被曝光,那所树立的企业形象无疑是负面的,对企业发展而言也是得不偿失的。
当然,有舆论认为,让员工写心得体会并罚款这事,也不排除是相关责任人为了体现自身所谓的权威而耍的小把戏。如果这样的说法不小心戳破了事实,那相关管理人员或者企业行政部门如此固化和陈旧的管理思维,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无疑是一种负资产。
目前,此事所造成的恶劣影响还在持续发酵。涉事企业需要及时纠正相关做法,以尽快挽回声誉。在此之外,也该深入反思相关做法的不合理之处,举一反三,纠偏更多类似颟顸的做法。如此,方能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并持续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撰稿 / 苏士仪(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杨利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