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根深蒂固的印度社会等级制度下,畸形的风气开始蔓延。

(文/周盛明 编辑/高莘)

印度女生阿姆丽塔·米什拉(Amrita Mishra)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后,她立刻去领取了一张贴在车窗上的“律师(Advocate)”贴纸。

这张贴纸上印有白色律师领带的标志,象征着在印度最高法院出庭的律师身份。


“律师(ADVOCATE)”贴纸 《华尔街日报》

米什拉表示,这张贴纸就像拥有了“超能力”,不仅能让交通警察对她网开一面,还能震慑那些认为女性应该在路上让道的男性司机。

“他们看到贴纸后会露出惊讶的表情,然后退让,”她说道,这张贴纸能让交通警察对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2月11日报道,印度的司机群体也开始采用上述这种类似“种姓制度”的区分方法。

“身份车贴”:印度社会阶级的新象征

据报道,虽然印度街头的交通状况混乱不堪,但一些特定职业的司机却能在这片“战场”上享受特殊待遇。

在印度,律师、政府官员、记者,甚至退役军官等特定职业,他们都会在私家车上贴上职业身份的车贴,以此标明自己的社会地位,并享受由此带来的“特权”。


“记者(PRESS)”贴纸 《华尔街日报》

这种车贴文化引发了争议。按照印度法律,除了医生等少数职业外,司机的职业身份并不会影响交通规则的适用,然而,许多地区的执行力度却并不严格。


贴着“军人(ARMY)”贴纸的车辆 《华尔街日报》

位于印度新德里的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的社会学教授苏林德·乔卡(Surinder Jodhka)认为,这一现象反映了印度根深蒂固的社会等级制度。

据悉,在印度传统的种姓制度下,个体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能享受多少尊重。

如今,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群体,尤其是律师、记者等,希望通过车贴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而富人和有权势的人则利用豪车和特殊标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身份象征。

“人们通过自己的座驾和车贴来标榜身份,”乔卡说道,“它成为了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

假冒“特权身份”的乱象

一些印度司机甚至会使用假冒身份车贴,以便在路上畅行无阻。

36岁的桑迪普·图什尔(Sandeep Tushir)便是其中一员。他在金融行业工作,但却在自己的黑色SUV前后挡风玻璃上贴满了“警察(POLICE)”车贴,让自己的车辆看起来像是一辆警用车。


贴着“警察(POLICE)”贴纸的车辆 《华尔街日报》

有了这个车贴,图什尔能穿越封锁的街道,随意停车。当他赶着送孩子上学时,他会在拥堵的高速公路上强行超车。

“这让一切变得容易得多,”他说,“没有人会拦我,任何地方都能通行。”

图什尔从事金融服务工作。他之所以能用这些警察贴纸,是因为他借用了父亲的车——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察。他在店里打印了“警察”贴纸,并将其贴在黑色 SUV 的挡风玻璃上。

他认为这样做没有问题,因为他的父亲确实是一名警察,而且偶尔会把这辆车开到警局。

“它让一切变得简单。”图什尔说,“我们可以随意通行,没人敢拦我们。”

印度政府试图整顿,但效果有限

印度的一些法院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整治这一现象。

2020年,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高等法院在北方城市昌迪加尔(Chandigarh)禁止在私家车上使用未经授权的身份标识,包括“军队”(Army)、“主席”(Chairman)和“副主席”(Vice Chairman)等称号。

印度法院认为,这些做法是在“威吓”其他司机。

2022年,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 的马德拉斯高等法院(Madras High Court) 也发布了类似禁令。但由于车主们依然公然无视法规,去年夏天,金奈(Chennai)警方不得不对车贴展开全面清理。

据当地媒体报道,警方的首要整顿对象是:警察、政府机关、国有电力公司及新闻记者的身份车贴。

清理行动的第一步竟然是从金奈警察局长办公室外停放的警车开始——那些属于警察的车上也贴满了“特权”标志。

但对一些政府官员来说,这些车贴不仅仅是面子问题,更是一种“应得的待遇”。

印度北部北阿坎德邦(Uttarakhand) 卫生局助理局长V.P. 辛格(V. P. Singh) 坦言,自己的公务车是一辆普通的白色轿车,为了彰显身份,他特意加装了红色车牌和“北阿坎德政府(Uttarakhand Government)” 车贴。


V.P. 辛格称,车贴能带来很多好处 《华尔街日报》

“有了这些标志,别人对你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他说,“不仅能提升影响力,还有很多额外的好处,比如在收费公路上免过路费。”

印度新贵阶层的“身份焦虑”:车贴、警灯和豪车

乔卡教授指出,随着印度中产阶级的崛起,许多新富阶层希望通过炫耀财富和权力来提升社会地位。

他们不再满足于普通的职业车贴,而是开始购买更具象征意义的物品,比如警灯、警笛和深色车窗。

70岁的奥姆·普拉卡什(Om Prakash)在经营汽车装饰店,他回忆道,四年前,几乎没有人会在私家车上安装警灯或警笛,但现在,每天至少有20名客户询问如何加装这些“特权配件”。他表示,这些客户大多是地方政客或政界人士的子女。


奥姆·普拉卡什(Om Prakash)称,暴发户们喜欢用警笛和警灯来装饰自己的汽车 《华尔街日报》

“对这些富二代来说,这就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他说。

22岁的萨钦·戈亚尔(Sachin Goyal) 便是其中之一。他家里经营建筑公司,戈亚尔花了至少3000美元改装自己的SUV,加装了红色警灯、警笛和黑色车窗。


萨钦·戈亚尔(Sachin Goyal)在他的车上安装了闪烁的警灯和警报器 《华尔街日报》

这位 22 岁的年轻人说,他喜欢晚上和朋友们一起兜风,朋友们都给自己的车做了类似的改装。有时,他们会组成一个由35辆车组成的车队,大声播放音乐,拉响警笛。

“普通人看到我们都会躲开,”他说,“他们以为我们是大人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