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抗日名将,又是湖南解放的功臣。

本应是我党座上宾的将军,却最终被当作宵小之辈击毙,命运在很多时候确实有些不讲道理。



为何这场悲剧会发生?

一、苦出身

革命轰轰烈烈,惹来无数少年离家投身,唐伯寅正是其中之一。

出身湖南农民家庭的他没啥背景,家里也无多余的钱粮,十来岁的年纪就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而愁苦了。



小工、伙夫,只要能赚到一口吃的,唐伯寅就能使出吃奶的力气来。

但作为好歹上过几年私塾的人,他也深知这样下去是没有什么未来的。

革命的枪声一响,唐伯寅索性一咬牙,背井离乡投军去了。



脑子好,能力强,再加上不差的运气,这名苦出身的小兵战功越来越显赫,位置也越来越高。

没一两年的工夫,他就从最底层的大头兵当上了连长,成了尉官级别的最高层、

又因为表现出色,1922年他被选调进入湖南的军事学堂接受正规学习



毕业后,他就在军内担任行政职务,而到了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唐伯寅立刻投身其中

靠着一腔热血打退了军阀无数,只是后来的故事我们也知道。

国共合作破裂,本是战友却沦落到相互下狠手。



在高层的指令下,唐伯寅也不得不向自己的同胞挥起了屠刀,而这也为他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一路打、一路胜,连长也慢慢升到了旅长的位置,事实上,这时候的唐伯寅心中很是厌倦。



那时候的日本早已开始对我国虎视眈眈,各路帝国主义的势力也在中国内部纷纷扎堆。

外患未除的情况下,他却还要向内挥刀,即使是铁做的军人,他也是厌倦了。

只是这时,抗日战争爆发了



二、抗日与内战

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又一次宣告合作,统一战线的成立,让唐伯寅心中也松了口气。

至少,这一次不用再对付自己人了。

在抗日战争的全过程中,唐伯寅参加了太多太多的知名战役。



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

他不知道率部拦下了多少日本人的进攻,又为国家的未来做出了多少贡献。



如在淞沪会战中,唐伯寅就带领部下死守上海1个月有余,击退了日本人无数次的进攻,为我国的后方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这场战役,我国投入了73个师团共计70万人,最终却伤亡了足足25万人,被称为是规模最大、伤亡最惨烈的战役。



他所在的师,也被后人评价为当时最优秀的十个师之一。

又比如在武汉会战中,我国共计组织了数百起与日本人的惨烈战斗,唐伯寅就是当时军队的中坚力量。

也是因为在武汉会战中的优异表现,他成功晋升为陆军少将。



等到1944年的时候,他已经当上了几个战区的司令了。

只不过,因为他出身湘军的缘故,始终得不到蒋介石的重用。

在蒋来看,湘军终究只是一个杂牌军,即使唐伯寅的战功显赫也无济于事。



所以,虽然种种称呼上很吓人,但唐伯寅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已然没什么实权了。

再加上他早已厌倦了战火,于是在1946年就退伍归田了。

只是命运让他再次站在舞台上。



1949年之时,我党已经解放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可以说是胜券在握。

然而,面对着自己的同胞们,我们总是希望能尽量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的。

也因此,在大约3月份的时候,我党的地下组织就悄然联系上了唐伯寅,希望这位湘军地区的领头人物能站出来说说话。



没接触多久,唐伯寅就立刻答应了下来。

在他看来,祖国统一是不可阻挡的时代大势,国民党的湘军没能力,也没必要去破坏这种团结。

随后,他被任命为我国的江南地下第四军副军长,开始为湖南的和平解放而奔走。



只是可惜的是,这时候的副军长并非正规军的编制。

1949年4月,他还参加了程潜、唐生智等人组织的自救运动。

总而言之,就是尽一切努力策反湘军的旧部,争取和平解放。



程潜与陈明仁

在当时的环境下,这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国民党虽然颓势尽显,但越是在这种时候,对这种“叛徒”的行为惩治就越发残忍。

再加上他们内部的各种腐败,唐伯寅可以说是彻底把性命寄托在我党的身上了。



事实上,在当时其实有不少人都中途反悔,包括一些在联合书上签字的高级将领,在后方的恐吓和威慑下也选择逃了回去。

唐伯寅能坚守至今,真的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最终,湖南和平解放了,参与此事的唐伯寅自然是大功一件。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他的结局是十分凄惨的。

三、30年冤屈

建国后,唐伯寅依然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中。

当时虽然国家已经迎来了解放,但因为多年的战乱,整体的经济和内部可以说是混乱不堪,匪徒横行。



在这种背景下,唐伯寅毅然站了出来,率领自己的旧部进行了多次的剿匪行动,在红军中也有了正式的编号。

只是一切尘埃落定后,在1952年的时候,几名人员却突然找上门来。

原来,他们正是因为唐伯寅的过去,误以为他是我党的敌人。



毕竟只看唐伯寅的前半生的话,似乎也的的确确做过一些“错事”。

当过国民党的少将,参加过剿灭红军的行动,对他清算,似乎也无可厚非。

但问题恰恰就在于,唐伯寅不仅有错误,还有许多功绩。



没有他在抗日战争中的付出,谁又知道今天的历史又会变成什么结局呢?

没有他在湖南和平解放中的奔走,没有他的贡献,或许一场硬仗是少不了的,然而这些牺牲又真的有意义吗?

只是很可惜的是,这些工作人员似乎并不近人情。



再加上当时与唐伯寅联系的是我党的地下工作人员,也没人能够证明唐伯寅的起义经历。

于是最终,他被当作反动分子枪决了

这是历史的悲哀,也象征着曾经的不成熟。



1983年,在大规模的平冤平反活动中,唐伯寅一案也被人翻起。

并最终在人民法院的审判下予以平反,恢复他起义人员的名誉。

只是正义终究是迟到了,斯人已逝,如今能做的,也只是不磨灭他做出的历史功绩。



在未来,我们必须在对待类似问题上更加谨慎、成熟,像这样的革命老将,都应该得到正确的对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