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外交部发言人近日宣布:应英国外交大臣拉米、爱尔兰副总理兼外交贸易部长哈里斯、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霍伊斯根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于近日访问英国并同英方举行第十次中英战略对话,访问爱尔兰,赴德国出席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在“中国专场”发表演讲,结合会议主题就重大国际问题介绍中方立场。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对于王毅访英之行,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王毅外长此访是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的一项重要行动。中方将同英方举行中英战略对话,就双边和全球性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战略沟通,深化互信与合作,共同引领中英关系行稳致远,并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增添信心和动能。谈及中方对此次二十国集团外长会的期待,郭嘉昆表示,中方愿同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此次外长会取得积极成果,对外发出支持多边主义、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有力信号。
联合国(资料图)
在欧洲大陆掀起外交风暴的同时,纽约联合国总部早已摆好"中国主场"。近日,王毅外长将前往联合国总部,主持安理会会议。特朗普政府近期狂加关税,打算把全球拖入贸易战,中国也是时候在国际舞台发挥作用了。结束联合国的行程后,王毅外长的专机将于近日,降落在约翰内斯堡时,为南非这个“兄弟国家”送来“定心丸”。此前,美国务卿鲁比奥宣布抵制G20外长会,他在社交媒体上嚷嚷"南非搞土地革命就是抢劫",结果被南非外长拉莫拉当场反驳:"我们宪法写得明明白白,补偿标准清清楚楚。"
据中国网报道,传统的中国春节,象征着团圆和希望的大年初一,蛇年新春中欧班列从上海铁路物流中心闵行站启程,这一时刻不仅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也为中欧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积极角色。它连接的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文化、贸易与合作的桥梁。正是这种高效的物流网络,使得双方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应对,抓住机遇。
南非即将举行G20峰会(资料图)
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往来长期保持密切,双方的贸易总额已经突破了7800亿美元大关。中国出口到欧洲的主要商品包括电气设备、机械等,处于顺差地位,2024年的对欧贸易顺差近2500亿美元。近年来,中欧班列虽然运量激增,但是海上贸易依然是中欧贸易的主要通道。为了服务中欧海运贸易业务,过去20年里,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了31个集装箱港口码头,尤以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德国的汉堡港、比利时的泽布吕赫港航运价值最为重要,且吞吐量在欧洲也能排名前列。
诚然,欧洲长期在安全和政治等领域上对美国形成严重的依赖,且他们一直都在充当美国维护全球霸权地位的马前卒。然而,美国新政府上台后,一系列的打压举措,例如侵占格陵兰岛,以及威胁对欧盟加税等等,直接把欧洲盟友打个措手不及。毕竟,对欧洲而言,他们是美国最重要的盟友,从未想过会在某一天遭到美国如此对待,这让他们抵抗美国打压的能力非常脆弱。在这一背景下,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抱团取暖,或许就成了欧盟的必然选择。
中欧贸易往来(资料图)
据《环球时报》援引美国“政治新闻网”报道,脱欧5年后,英国欲重启与欧盟的关系。英国将于近日举办首届英欧领导人峰会,英国首相斯塔默将与欧盟领导人讨论重置英欧关系的计划。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日前在与斯塔默会晤后表示,峰会将侧重于设计“可能共同建立的最紧密关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证实会议将于5月在英国举行,“英国和欧盟希望一起做更多的事情”。
斯塔默强调,英国希望与欧盟建立一种基于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新型关系。他希望通过这次峰会,能够就贸易、安全、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合作达成共识,推动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斯塔默也表示,英国将坚定地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不会在美欧之间选边站,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环境。这一立场体现了英国外交政策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也展示了斯塔默政府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务实态度。
英国首相斯塔默(资料图)
据报道,英国首相斯塔默近日表示,英国在加强外交关系方面“不会在美国和欧盟之间做出选择”。据报道,当被问及是否愿意淡化与欧盟建立更紧密关系的尝试,以换取美国的支持时,斯塔默表示,英欧关系和英美关系对英国都很重要,“我认为这一直都是这样,在未来的许多年里也将会如此。”
欧盟(资料图)
刚进入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迫不及待地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挥舞起“关税大棒”,还威胁欧盟是下一个。特朗普的贸易保护措施遭到了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反对。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对此表示,关税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混乱并推动通货膨胀,这对各方都是有害的。据悉,欧洲央行发出警告称,欧洲可能成为美国与中国贸易摩擦中的大输家。
对于英国来说,其现在最稳妥的做法显然就是,赶紧重新加入欧盟,反正英国无论加不加入欧盟,都有可能遭到特朗普的制裁,与其自己一个单独扛着特朗普,倒不如和欧盟其他国家一起承担特朗普的压力,而且英国一旦重新加入欧盟,特朗普就必然需要重新审视欧盟。但问题是,英国内部目前对于是否要重新加入欧盟仍然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要知道当初可是英国背刺了欧盟,所以英国人现在是真的非常痛苦,非常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