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轴流式左心室泵血辅助装置在国外应用很成熟,但在国内仍是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卡脖子’项目。这次手术成功为解决此类高危、复杂冠心病患者病变提供了更多选择。”冠状动脉是为心脏提供养分、氧气的主干道,一旦有斑块变窄,会影响供血,严重可造成心功能受损,需要手术治疗。日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贺勇教授团队在新一代国产经导管左心室泵血辅助系统的支持下,为一名复杂高危的冠心病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据了解,这是该国产设备投入临床试验后,全国范围内实施的首例复杂高危PCI手术。
复杂、高危冠心病患者手术治疗
新一代国产辅助系统助力
据了解,此次手术的患者患有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2个月前,平路快走或轻体力活动后,出现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大汗等症状,近10天症状明显加重,活动时胸闷症状持续时间延长达1小时。1月7日,该患者到贺勇教授处就诊,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冠状动脉的前降支近段狭窄最重90%,回旋支远段狭窄最重80%,右冠状动脉近段起闭塞。
冠状动脉是给心脏提供养分、氧气的血管主干道,一旦有了斑块,血管变窄影响冠脉供血,严重时可造成心功能受损。当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严重时,不仅会出现胸闷、气短、心慌、胸部压榨性疼痛,并伴肩部麻木、颈部紧缩感,甚至呼吸困难,有可能发生心梗,危及生命。
经心脏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讨论、评估,该患者属于典型的复杂、高危(CHIP)患者,重度心功能不全,随时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且合并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外科手术风险高。如果使用传统的机械循环辅助主动脉内球囊泵(IABP),能提供的流量较低,增加心脏供血量的程度有限;如果使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动静脉插管的内径较粗,血管损伤、出血、肢体缺血、感染等风险较高。
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贺勇教授团队决定在新一代国产经导管左心室泵血辅助系统的支持下行PCI术。
“卡脖子”项目成功应用
为复杂病变提供更多选择
“这是一种导管前端内置微型轴流泵,可经皮微创植入,血管损伤小,下肢血流稳定,血管并发症低,且结构简单,仅控制器和导管泵两个组件,具备操作便捷、稳定性良好、提高有效血流量支持等优势。”据贺勇介绍,在手术中,这套系统可以为患者提供循环辅助支持,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脏输出量,改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提高患者耐受性,保障治疗全程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1月9日,贺勇教授团队在经导管左心室泵血辅助系统支持下进行PCI手术,2个小时后完成了药物球囊扩张治疗,成功开通狭窄冠脉。术后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冠脉内支架贴壁良好,未见夹层及造影剂外渗,病变冠状动脉内血流恢复,重新建立冠脉血供。术后4天,患者顺利出院。
“尽管经导管轴流式左心室泵血辅助装置在国外应用已经很成熟,但由于其对材料、制造工艺及技术含量要求极高,属于国内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卡脖子’项目之一。”贺勇教授团队表示,目前该技术在国内还处于探索阶段,而这次积极应用国产新技术,为解决此类高危、复杂冠心病患者病变提供了更多选择。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胡瑰玮 供图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责任编辑 何齐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