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2日讯 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2025年胶东四地大秧歌文化交流乳山展演正式启动。来自海阳、胶州、文登、潍坊的4支大秧歌队,与乳山本地的6支大秧歌队交叉进行献艺斗舞,让乳山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别样的非遗年俗。
锣鼓激越,花鼓翻舞,彩扇翩飞……由乳山市城区街道夏西村非遗火龍大秧歌艺术团带来的开场表演“舞火龙”,为观众带来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当龙头喷出火焰的那一刻,瞬间点燃冬日欢腾,现场欢呼不断、掌声连连。
“今年我们特别邀请了海阳市龙腾秧歌队、潍坊市新世纪艺术团秧歌队、东小屯传统胶州秧歌队以及文登区泽库镇泽库村秧歌队参与展演,为市民呈现了多元化的秧歌艺术盛宴。”乳山市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跨区域秧歌团队的交流展演,既为各地秧歌队搭建了互动学习平台,也有助于吸收不同地域特色,进一步丰富乳山大秧歌的文化内涵。
10支秧歌队伍沿着乳山市区2.6公里主干道路,采用“巡游+定点”,展开巡演,吸引着沿途市民纷纷驻足。“过新年,看秧歌,看的就是秧歌队的乐呵和欢实劲。在鼓声阵阵、唢呐声声中,扭起了欢快喜庆的秧歌,真喜庆也真热闹。”市民刘江说。
作为“中国秧歌之乡”,乳山大秧歌一路演绎至今,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如今,乳山大秧歌在保留传统大秧歌基本套路的基础上,从内容到精神风貌,已经达到完全创新,形成以乳山寨镇为代表的传统秧歌与城区街道夏西村为代表的现代秧歌两种风格。乳山大秧歌也先后被威海市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本次2025年胶东四地大秧歌文化交流乳山展演是乳山市持续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乳山市以大秧歌等乡村优秀文化为抓手,深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深耕乡村人文沃土,不断完善乡村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大秧歌培训、表演和赛事活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热爱大秧歌的文艺骨干,让大秧歌成为乡村文化活动的重要支撑。
同时,乳山市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乳山大秧歌档案和数据库,在大秧歌的历史溯源、发展特点、传承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通过广泛普查、调研等方式,运用数字化多媒体等科技手段,将乳山大秧歌的基本情况、分布区域、历史溯源、传承谱系等进行整理。
“新春之际组织大秧歌展演已成为乳山市的一项传统活动。每年的展演都是对大秧歌保护成果的一次大集结、大展示,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乳山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乳山市将持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进一步挖掘大秧歌的文化内涵,拓展其表演形式,积极探索“大秧歌+”的发展模式,融合乡村旅游元素,打造特色文旅项目,提升乳山大秧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其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这一古老的艺术瑰宝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闪电新闻记者 肖梦凡 通讯员 王文琪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