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989年的我,那时候已经25岁,我的这个年龄,在当时的农村来说,已经是大龄青年了。

我家祖祖辈辈都在豫东的一个小村子里,那里的土地平平整整,也一览无余。

村子说不上富裕,也说不上贫穷,除了口袋里没多少钱之外,大个的白馒头还是在饭桌上能经常看到的。

我们家兄妹两人,我上面还有一个姐姐,我家的条件在村里不算差,但是也说不上有多好。

我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辈子都是土里刨食。

我娘除了下地干活就是操持家务。

我爹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就在村里的建筑队提泥、打杂,爹也没啥手艺,挣的也都是辛苦钱。

爹娘把我供到了初中毕业,说实话,80年代的初中毕业生在农村并不常见。

我学习还算说的过去,如果继续读的话,也能考个差不多的高中,但是我连中考都没有参加,收拾书包就回家了。

我实在不忍心看着我爹娘操劳的样子,也没心思再继续读书了。

爹娘也没说啥,因为在当时,村里好多和我一样大的男男女女,都是小学毕业,甚至小学都没毕业。

我算是我们村里的“高学历”者。

我初中毕业后,在家里种了两年多地,其实也就是为了长个子,这时候爹娘寻思着我得学个啥手艺。

两个人寻思来琢磨去的,也不知道让我学啥手艺是好。

那时候我姐已经结婚成家了,姐夫是个厨师,自己在镇上开了个小饭馆,卖些炒菜、盖浇饭啥的,生意还算过得去。

于是爹娘就想到了我姐夫,毕竟都是一家人,我跟着他,爹娘也放心。

我姐闲的时候,在家里种地,饭店忙的时候,我姐就来饭店帮忙。

我姐很疼我,从小到大,只要有口好吃的,她都特意给我留着。

我也心疼我姐,平时只要我姐地里有活,只要支应我一声,我就赶紧跑过去帮忙。

在外人看来,我姐夫经营着一家小饭馆,我姐则在家里带着两个孩子种着地,是再也好不过的“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了。

只有我知道,我姐苦。

我姐刚生下她家二孩的第二天,我姐夫喝多酒回村子里惹是生非,我姐恐怕我姐夫再闹出什么不好来,与其她拖着虚弱的身子,不顾寒冬腊月刺骨的冷风,把我姐夫从胡同里拽回了家。

也就是从那以后,我姐的头时不时的头疼,疼起来时,全身冒汗。

姐夫也知道我姐的头疼毛病是他引起的,所以从那以后,姐夫就戒酒了,一心一意的给姐看起病来。

时间一晃,我在姐夫的饭店已经干了六年了,我也从原来的生手做到了抡起锅碗瓢盆就能炒出一盘菜的熟手。

姐夫也没亏待我,不带管吃,而且每个月还给我开工资,工资上并没有因为是亲戚而苛刻我,每次发工资时还多给我个十块八块的。

我已经25岁了。

在我这个年龄,村子里的大姑娘小青年都已经成家了。

而我,还是孑然一身。

倒不是我长的丑,而是因为我一看见姑娘就脸红,也不知道说什么。

村里人都说我老实,但是我爹却说我“傻”,“傻”的连话都不会说。

爹在家里虽然这么说我,但是在外人面前,仍旧把我夸的犹如一朵花来,对于我爹来说,我能成家,就是他的最大心愿。

为此我爹不断的请媒人撮合,我倒是相亲了不少,可是压根就没有姑娘能看上我。

我爹把彩礼抬了又抬,即使抬到他的能力范围之外了,还是没有姑娘肯看上我。

我爹时常“叹”口气说:“怕是我们看刘家要毁到这小子手里了。”

我也想成家,可是我又有什么办法。

这一天,我爹在家里骂完我之后,我又来到了姐夫的饭店上班。

姐夫看见我阴沉着脸,就知道是咋回事了,姐夫开玩笑的说:“成不了嫁,娶不了媳妇,就跟着姐夫工作一辈子,姐夫养你。”

其实,姐夫还真是个好姐夫。

我问姐夫:“我姐今天说要来饭店,我姐咋没来?”

姐夫“叹”了口气说:“唉,你姐的头疼病又犯了,说是过一会再去李庄李赤脚家抓些药。”

李庄村离镇上饭店十来里路,李庄村里面的李赤脚是一个赤脚医生,方圆几里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是找他来看。

李赤脚家,有两男两女,最小的女儿,李芳萍,我和她初中是同学,不过我们也好几年没有见面了。

姐夫说完,我也叹了一口气,我姐这头疼病的,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好。

我正摘着菜,我姐就过来了。

我问我姐:“你不是去李赤脚那抓药了吗?这么快你可回来了?”

我姐说:“用来用去都是那些药,这是药单,麻烦你帮我跑一趟,去帮姐抓吧,我这阵子实在不舒服。”

我姐一说这话,我就犯了难。

我说我姐:“姐,我也不知道李赤脚家在哪里住。”

我姐说:“鼻子下面长着嘴,到时候你进村打听就行了。”

我有些作难,因为我压根就不想去陌生的地方。

但是一看到我姐痛苦的表情,我的心就软了,我横着心说:“行,姐,那还是我去吧。”

姐夫开口说道:“刘强,你行不行啊,不行还是我去吧。”

姐夫一边说,一边去抢我手里的药单。

大姐拉着了姐夫,给姐夫使了个眼色说道:“我弟能行的,你就别掺和了,快去炒你的菜。”

我在我姐的催促下,骑着自行车,拿着药单,就去往了李庄村。

对于帮我姐去李庄村拿药,其实我心里是排斥的。

李赤脚家的小女儿李芳萍,是我初中的同学,也是我从初中到现在一直喜欢的人。

我性格内向,对于这份感情,我一直说不出口,我也深知,我有点配不上李芳萍。

李芳萍人长的好,家庭条件也好,我一个土坷垃刨食的人,有点高攀。

十几里的公路,我想了又想,一会想着,万一见到李芳萍我该咋说话呢?一会又想着,万一李芳萍不在家,她父亲在家呢?

十几里的路程,我感觉到好快,几乎一眨眼就到了。

来到了李庄村,刚一进村口,便向人打听李赤脚家在哪住?

村民们很热心,为我指着回李赤脚家的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