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陈赓将军在上海疗养期间,和栗裕、李克农这两位老友罕见地碰了面,此后几人时不时便聚在一起,这段日子,也成了陈赓最后的时光。

当栗裕得知陈赓去世了,一度哭到晕厥。而李克农生平最爱喝酒,在老友陈赓逝世后,有次他的面前摆上了酒,李克农却失去了兴趣,哭着说:陈赓不在了,酒都没味了……



周总理和陈赓同样交情很深,在他得知陈赓逝世后,迅速交代好手头的工作,继而从广州赶往北京,且专门给国务院打了电话,称自己要亲自为陈赓主持追悼会。

在陈赓将军的追悼会现场,首都各界人士的身影均在其中,罗瑞卿作为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在场上念致辞时情绪几度失控,最后眼含泪水的将稿子念完。

陈赓将军的一生是令人钦佩的的,为我国做出了许多贡献,而且为人又风趣,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他的故事……



13岁参军,放弃富贵生活

出生于1903年的陈赓,幼时家境殷实,他的祖父为清末湘军名将,可以说,陈赓从小便不愁吃穿。

家人为了让孩子有所建树,非常重视他的学习问题,所以陈赓读的小学在当时他们县中是非常高等的。

如果按照父母的规划,陈赓未来的道路相信也会平坦许多。然而就在他13岁那年,陈赓放弃了富贵的生活,连父母给他安排好的婚姻都不要了,转身投入了湘军。

经过四年左右的时间,面对军阀混战的景象,陈赓对湘军失望到了极致,遂决定离开军队,前往长沙。



在长沙的那段时间,陈赓一边在铁路部门工作,一边继续读书,还参加过“青年救国会”等团体,也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

由于陈赓的出色表现,在1922年年底,就已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自此走上革命道路。

到了1923年12月份,陈赓顺利考进程潜创办的广州陆军讲武学校,这也是他继湘军之后的再次投军。

不过这里还有个小插曲,陈赓进入讲武学校学习后不久,有天他和自己好友去街上溜达,恰好碰到了黄埔军校招生。

陈赓整个人都懵了,顿时急切起来,和同伴讲道:“考错了!考错了!”

原来陈赓以为讲武学校和黄埔军校是一家,知道自己弄错了后,他决定重新考试,最后在1924年5月份,陈赓如愿进入了黄埔军校,成为学校的第一期新生。

也是在黄埔军校,陈赓结识了周恩来、叶剑英等人。



因表演欲很强而名声大噪

陈赓与周总理的第一次见面,就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作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总理,需要视察学生宿舍,有一次周总理在路过陈赓寝室时,发现里边热闹非凡,仔细观察,原来屋里的所有学员都在围着一个人起哄。

周总理也悄悄地走进了些许,只见那个被围着的学员,表情可谓是十分夸张,动作也非常丰富。

在没有实物的状态下,那名学员给大家表演了一场“饥不择食的矮子吃长面”,逗得周围的同学哈哈大笑,周总理也有些忍俊不禁。

当然笑过之后学员们也发现了周总理的存在,一个个顿时蔫了下来,而那名表演者也慌慌忙忙地将服装整理好,等待周总理的惩罚。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周总理并没有狠狠教训他们一顿,而是表扬了那位表演者,还决定让他发挥自己的长处,也就是当一个剧社的负责人之一。

说到这,估计各位已经猜出那名学员的名字了,他就是陈赓,他负责的剧社就是“血花剧社”。

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时期,一个剧社给人带来的快乐是成倍叠加的,陈赓凭借一次次的演出,在学校名声大噪。

而且他还没有任何“偶像包袱”,只要剧社有需要,哪怕穿女装也不在话下。

就比如社里有一次要排练讽刺剧《皇帝梦》,因为找不到女演员,陈赓挺身而出,饰演了袁世凯的五姨太。

在台上陈赓毫不怯场,扭腰、向同学抛媚眼手到捏来,观众笑到不行,继而纷纷为台上的陈赓等人连连喝彩。



危难之中,解救蒋介石

1925年10月份,陈赓参加了第二次东征,讨伐对象为盘踞在广东东北的军阀陈炯明。

蒋介石作为总指挥,在看到陈赓于战场上奋勇杀敌后,遂召见了对方,且将其所在的连队调为总指挥部。

很快惠州被攻克,当时谭曙卿身为第三师师长,极力想要摆脱“饭桶师长”称号,继而贸然前进,不想却遭到了敌军的猛烈攻击。

蒋介石当时正在华阳督战,自然无可避免地陷入困境。看到三师官兵跑的跑,逃的逃,蒋介石气愤不已,遂命令陈赓去谭曙卿面前,传达自己不许退却的命令。

然而官兵们的心已经散了,即使谭曙卿拦下了一些人听自己指挥,最后还是无法将敌军击败。



看到场面已经失控,陈赓赶到蒋介石面前,劝他立即撤退。

蒋介石非常固执,甚至想要杀身成仁,总之就是没有要撤退的想法。

陈赓无奈之下,只好冒着违反军令的风险,来到蒋介石面前,直接背起他撒腿就跑。

就是这次经历,让蒋介石对陈赓另眼相看,他不仅没怪罪陈赓,反而更加信任对方了。

哪怕后来知道陈赓已经加入共产党,蒋介石依旧委任陈赓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校队长。

然而有句话说得好,“道不同不相为谋”,陈赓深知自己的责任所在。

1927年,当他得知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后,迅速和其划开界限,从此和蒋介石彻底站在了对立阵营。



腿部中弹,险些截肢

和蒋介石分道扬镳后,陈赓跟着周总理等人共同参加南昌起义。一次战斗中,陈赓左腿被敌方打中,根本无力躲开敌人的追捕。

当时陈赓灵机一动,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滚入田沟。

敌人走近他后,发现陈赓满身是血和泥水,以为陈赓早已咽气。

就这样,陈赓逃过一劫。

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卢冬生身为副官一直在陈赓附近看护着他。几个小时过去了,他们终于等来了友军,结果陈赓却被当成敌人挨了一枪托子……还好卢冬生及时出现。

陈赓很快被人送去了医院治疗,但由于腿伤耽搁过久,傅连暲医生迅速决定截肢处理。

听到医生的话后,陈赓大惊失色,他抱着自己的腿大哭,嘴里连连说着“没腿我就不活了!”



看着面前铁骨铮铮的汉子脆弱的模样,傅连暲医生也有些不忍,一番思虑之下,他提出保守治疗方法,但这比截肢承受的痛苦要多得多,风险也比截肢更大!

陈赓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他不怕痛,也不怕风险,他只怕自己失去了腿后无法带兵打仗。

此后陈赓经历了多次手术,当医生拿着手术刀一刀刀地将他腿部的烂肉切掉时,陈赓都仿佛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庆幸的是,陈赓的腿在医生的细心治疗下终于得以保住。陈赓心里的那块大石头也能放下了,在和医护人员聊天时,他更是吹嘘自己的腿是“神腿”。

为了感谢傅连暲医生,此后每一年中秋节,陈赓都会带着家人去给傅连暲医生祝寿,因为这一天也是傅连暲医生的诞辰。



战斗中受伤,咬牙坚持

1928年4月份,陈赓腿伤已经没什么问题了,遂接受上边分配,去中共中央特科工作。

在从事情报搜集和反间谍工作的日子里,陈赓兢兢业业,同其他特科成员打进敌人内部,使党组织避免了多次损失。

到了1931年9月份,陈赓又被派往鄂豫皖红色区域,同年11月份至次年5月份,陈赓率部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作战。

时隔一月左右,也就是1932年6月份,陈赓再次率部参加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同年9月份,陈赓被调任为红四方面军参谋长。



在一次战斗中,陈赓不幸受伤,右腿又失去行动能力,陈赓咬着牙,在担架上指挥部队与敌人交战。

没过多久,陈赓腿伤已经快要到达他所能忍受的极限了,组织当机立断,命令陈赓暂且先离开部队,尽快赶往上海治疗。

路途中陈赓曾扮作商人,由于腿伤,走路十分吃力,并且还要接受敌人的盘查。这导致陈赓心力交瘁,很快就被人发现他有问题,最后陈赓花费了一大笔钱,才得以脱身。

当然这还没完,在陈赓历尽艰辛到达郑州后,不巧遇上了一名黄埔军校的同学,虽然许久不见,但由于陈赓在学校时足够出挑,很难让人忘记他的样貌,因此那位同学毫不犹豫的来到陈赓面前,与之交谈。

好在陈赓足够机智,用一口流利的上海话打消了对方的疑惑。

事后陈赓迅速远离那位同学所在之地,整理好行装后离开郑州。

同年11月份,陈赓终于来到了上海,并且进入了上海的一家骨科医院进行治疗。



被人出卖,蒋介石却放他自由

1933年,陈赓依旧在上海治疗腿伤,没成想却遭遇叛徒出卖,不幸被捕。

当时蒋介石亲自来到陈赓面前,想要劝他归顺自己,还承诺会让对方担任师长一职。

说到底,两人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有段时日陈赓还可以随意进出蒋介石的办公室。

而且在之前蒋介石就说过:“陈赓救过我的命,我一定要重用他!”

不过陈赓内心没有丝毫动摇,坚决不向自己曾经的老领导投降。

面对陈赓这块硬骨头,蒋介石也没办法了。

是的,蒋介石感激陈赓,器重陈赓,甚至是偏爱陈赓,但他并不真正地了解陈赓。

蒋介石或许也动过杀心,但面对陈赓终究是心软了。

最后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让陈赓在国军特务的眼皮子底下被营救人员带走了。



长征路途中,救了周总理

1934年9月份,中央苏区中心地域已经不再安全,面对敌人步步逼近,中共中央方面已经做好撤离的准备了,这关系着党和红军的前途命运。

1934年10月份,陈赓走上了长征的道路。

有一次,陈赓以及周总理等人到达川西毛儿盖,由于长时间疲劳过度,周总理一度病得不省人事,吃饭都无法自主做到,体温更是达到了40摄氏度。

经医生诊断,周总理是患上了阿米巴肝脓肿,必须尽快治疗。

然而当时红军医疗条件有限,别说无法进行开刀手术或者穿刺,就是药品也不够用。

大家在期待着奇迹出现的同时,不忘用冰块来给周总理做降温处理,争取让周总理的病情不再恶化。

令人欣喜的是,周总理的意志极强,没过多久,他的体温就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人也渐渐清醒过来。

但紧接着,大部队就要经过草地了,这也是红军长征时最艰苦的一段历程。



毛主席对于周总理的身体状况,同样十分焦急,他多次嘱咐彭德怀,不要让周总理骑马,尽量让人抬着周总理过草地。

彭德怀对毛主席的吩咐十分上心,还命令战士就算将迫机炮埋掉,也得让周总理平平安安出去。

陈赓当时担任干部团团长,他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表明自己要为周总理抬担架。

之后,陈赓伙同兵站部部长杨立三等人抬着周总理,在恶劣的环境中艰难地往前行进着,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无论是沼泽泥潭、还是饥寒交加的窘境里,都没说过一次不愿。

看着战士们无比辛苦,周总理屡次要爬下担架,每一次又被人按在上边。

历时六天六夜,陈赓等人终于将周总理平安抬出了草地。

如此感天动地的情谊,深深地刻入了周总理的心中。



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针对

的国家遭到日本威胁时,陈赓二话不说,直接去延安中国抗日红军大学进行学习。

当抗日战争彻底爆发后,陈赓完全能独当一面了。

1937年9月份,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而陈赓也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旅长。

在陈赓的带领下,战士们士气高涨,数次将日寇打得落花流水,以至于日军愤怒至极。

他们把“专打三八六旅”的文字贴在装甲车上,甚至在遇到我军其他部队时,日军竟匆匆掠过!

尽管如此,陈赓依然没有傲慢过。每次对敌,他都是以十二分的用心去与敌人交战。他善于利用智谋将敌人耍得团团转,继而将友军可能受到的伤害减至最低。

很长一段时间,386旅都是日军的噩梦,就连“皇军观战团”都被陈赓一网打尽。

那是1943年秋天,陈赓在指挥太岳山区反“扫荡”的时候,碰上了“皇军观战团”,陈赓率部一举将其歼灭,这段故事在电视剧《亮剑》中很精彩!



授衔仪式上,与毛主席“叫板”

陈赓为革命所做出的贡献不计其数,1955年,陈赓正式被授予大将军衔。

在授衔仪式上,毛主席笑着对他说:“跟我干要比跟着蒋介石有出息吧?他可不会给你大将军。”

陈赓直接反驳了主席一句:“我的大将军可不是你给的,而是李聚奎给的。”

毛主席很诧异,笑着问他:“为什么说是李聚奎给你的?”

陈赓哈哈大笑,回答道:“下次再向主席汇报吧!”

原来在此之前,陈赓和自己的老乡李聚奎(上将)开玩笑说:“老李呀,你也够格当大将军了!”

不过李聚奎很是惶恐,直言自己还不够资格。

陈赓看到李聚奎如此老实,就决定逗一逗他。



由于当时评“中国十大将军”的最低要求也得当过师长,但当过师长的大有人在。

所以陈赓“一本正经”地对李聚奎“透露”:“我以前没有当过师长,老李你到时候在徐立清面前为我说句好话啊!”

老实巴交的李聚奎信以为真,他很看好陈赓,如果因为没当过师长就没评选上大将,实在是太冤了。

所以在徐立清(负责评定军衔)找到他后,李聚奎告诉对方:“陈赓曾接替我的师长一职。”

徐立清当时挺惊讶的,他对陈赓也是非常了解,知道陈赓是当过师长的,自然也知道没有接替师长这回事。但他也没反驳李聚奎,想着陈赓早晚会告诉李聚奎真相的。

后来陈赓得知李聚奎曾在徐立清面前说的那番话,这让他又想笑又感动。

这也就是陈赓后来在授衔仪式上,与毛主席“叫板”的原因了。



结语:

一个幽默风趣又有能力的人在哪里都能吃得开,陈赓将军就是如此。

无论在毛主席还是在周总理等人面前,亦或是面对蒋介石,陈赓都不会收敛自己的本性,且还让人特别喜爱。

如同一个少年一般,一直怀着一颗赤子之心。

他黑白分明,又胸怀天下。

“天下人饥,我以个人温饱为耻”——这就是陈赓大将军!

1961年3月15日,病危的陈赓将军还在写着《作战经验总结》,他想把自己的“财富”留给后人。

然而作品还未完成,第二天陈赓将军就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享年五十八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