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获悉,为持续提升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状态,聚焦解决不作为问题,两年来内蒙古各级党委(党组)对不适宜不胜任担任现职的322名干部进行了组织调整。
“对不适宜不胜任担任现职的322名干部进行组织调整,这种力度在过去是很少见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鲜明的信号让广大干部看到“躺赢”是不可能的。
在内蒙古制定出台的《 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 》中,明确列出了“为官不为,不敢负责、不愿做事,不敢直面矛盾、不愿动真碰硬,平常时候看不出来,重大斗争中站不出来、豁不出去”“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装样子、混日子、得过且过,缺乏交卷意识、报账意识、成果意识”等内容,使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更加清晰、具体,更加贴合实际、更有针对性。
考核机制的确立,也让“能上”“能下”更具科学性和精准性。内蒙古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落实“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盟市、区直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国有企业等5个类别进行考核。同时,对103个旗县(市、区)党委书记进行专项考核。
通过评选“担当作为好干部”、建立能上能下机制、推进容错纠错等举措,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打出了一整套“组合拳”,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持续营造出勇担当争担当、敢作为善作为 的工作氛围。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
半月谈记者:侯维轶